一如往常忙碌的药物咨询室,我接到一通电话:「药师,我的药袋上面药物用法写『口服,每天一次,饭后一颗』,请问这是要什么时候吃?」查询患者处方资料后,发现这是骨科医师开立的止痛消炎药,便回答:「每天固定一个时间吃药,就可以了。」
原以为这通咨询电话,两三下就能解决,没想到患者又接着问:「那是什么时候吃会比较好呢?」
我想,这也是许多患者常见的问题。对患者来说,一天两次或三次服药,相对容易,但一天一次,却令患者难以决定该什么时候吃?有些人认为反正每天吃一次,什么时候吃都没关系,也有人选择服药颗数较少时服用,到底正确作法是什么?
药品的服药频次与药效长短可能相关,为了便利,增加患者服药顺从度,除了某些药品因代谢因素,本身属于长效药品,有愈来愈多的药品设计成缓释剂型,这些药品只要每天固定同一时间服用,就能维持稳定的血中浓度。
但也有一些药品,需在特殊时间点服用,我们可以参考药物效果和机转,决定服药时间:
药品作用影响日常作息:
例如利尿剂会增加排尿次数,太晚服用,可能造成半夜跑厕所,一般建议最后一次服药时间在下午六时以前。
药品机转与人体代谢相关:
例如斯达汀类(Statins)药品,这类药品抑制胆固醇合成,合成作用在夜间最活跃,所以除了长效品项,一般建议睡前服用,效果最好。
希望药品在预期时间发挥效果:
例如治疗摄护腺肥大的药品,一般建议睡前吃,可减少夜间频尿症状;部分软便剂需要4至6个小时发挥效果,一般建议睡前服用,隔天早上就能顺畅排便。
影响药物服用的原因很多,如果医师没有特别指示,民众可向药师咨询,建议最佳服药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