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杀手 他罹青光眼险失明

(健康医疗网/记者许硕颖报导)一名近视多年的陈先生,某次帮人拍照时,发现左眼看不清楚,两眼视差过大,依赖特定眼睛,视野无法立体呈现。就医检查,不仅发现罹患「隅角开放性青光眼」,还已「慢性化」。陈先生表示,因为担心会失明,花了上百万遍寻名医,最后还是只能靠着配合医师长期追踪与治疗,来维持视力。

收治病例的台中慈济医院眼科李世煌医师表示,根据国健署资料显示,台湾约有35万人罹患青光眼,而青光眼有百分之25的机率会导致双眼失明,是目前国人后天失明的主因。而病例中的陈先生发现罹患青光眼时,仅有30岁,因担心失明,遍寻名医外,甚至使用民间偏方,停掉眼药水,改吃中药,花了上百万,没想到检查结果出炉,视力受损更加严重。

李世煌医师指出,为维持眼部形状,眼球内部必须存在着压力,而压力的形成来自眼球睫状体分泌的一种透明液体,供应眼角膜及水晶体正常运作所需要的营养,经由角膜与虹膜交界处的排水口排出。多数青光眼是因年纪渐长,液体排出管道逐渐堵塞,营养液积存在眼内,疾病初期并无任何征状,待眼压缓慢升高,视神经受损,使视野逐渐变窄,而病患发现视力模糊时,视神经往往已严重受损。

李世煌医师说,视神经一旦损伤,即使把过高的眼压降下来,也无法使视力再恢复,最严重的情况会造成永久性失明。建议40岁以上,有近视或是家族史民众,每两年接受一次眼压检测及眼底视神经检查,以早期发现青光眼。多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并让眼睛适当休息;日常饮食多摄取深色、含抗氧化物的蔬果,避免情绪起伏过大,都是有助于稳定病况的保健措施。

发表回响

您的电子邮件位址并不会被公开。 必要栏位标记为 *

*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标签与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