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01 10:03:49 聯合晚報 採訪整理:陳麗婷 關鍵字: 腹瀉 ‧ 保健 ‧ 便秘 ‧ 細菌感染 ‧ 脹氣 止瀉、消脹氣藥 記者陳立凱/攝影 分享 用途:緩解腹瀉、消除脹氣。 副作用:避免過量服用、導致便秘。 注意事項:1.有症狀才能服用。 2.若服用後腹瀉沒有改善,可能有嚴重細菌感染,應趕緊就醫檢查。 專家的話: 很多民眾出國旅遊,擔心吃壞肚子、拉肚子,都會先買正露丸、金十字、張國周胃散、暮帝納斯等備用,這類常用產品主要功能是幫助止瀉、消脹氣。不過,有些民眾曾發生吃了止瀉藥後,卻開始便秘,提醒止瀉藥物在症狀緩解後就要停用,不能過量服用。 另外,這家常見的止瀉藥品,只能當作突然腹瀉時緊急使用,如果服用後腹痛、腹瀉症狀未見好轉,可能是嚴重細菌感染所引起,一定要立即就醫檢查,以免腹瀉嚴重導致脫水等現象。 此外,這類藥品必須出現症狀後才吃,不要當作平常保健藥品,還沒有腹瀉就先吃「預防」;建議出國旅遊前可以適量備用,但千萬不要還沒有腹瀉就提早吃。 許多人到日本旅遊,會購買正露丸。但正露丸打開後,會有股濃重的味道撲鼻,讓不少人產生疑慮或不敢服用;其實這種氣味主要是來自木餾油,是從松樹等乾餾出來的成分,與工業用的原料不同,沒有健康上的疑慮。 另外,市面上常見的金十字、張國周胃散等藥品,內含成分也都有止瀉功能,民眾若有需要,可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備用。這些止瀉消脹產品較安全,服用時沒有特別禁忌,也沒有飯前或飯後才能服用的禁忌,但一般建議飯後服用比較好。 諮詢專家:善生藥局藥師賴姵妘
醫藥新聞
大學生聽損率 恐比壯年嚴重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28日電)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全球可能超過10億年輕人因常掛耳機聽音樂傷害聽力。醫師表示,台灣的大學生在高頻音域的聽損,比30歲、40歲族群還多,這類聽損都無法治癒。 外電報導,WHO表示,中、高所得國家中的12到35歲族群,因使用個人音樂裝置或智慧型手機的播放音量太高,而有聽力受損風險。另有40%年輕人在夜店或音樂會振耳音樂中,估計有10億人恐怕聽損。 台灣大學醫學院耳鼻喉科教授劉殿楨表示,幾年前有人研究,現在台灣的大學生在高頻音域聽力損失程度,比30歲、40歲族群還多,推測原因是他們比過去的人更常使用耳機、玩音樂。 劉殿楨說,這類噪音型聽損是不可逆的傷害,10多歲時天天用耳機高分貝播放音樂,30歲上下可能就聽損,症狀是音樂愈放愈大聲,常常要人重複相同的講話,還有一種症狀是耳鳴,整天耳朵嗡嗡聲,沒藥可治療。 劉殿楨表示,耳機分為耳道式、骨導式與耳罩式,最普遍的耳道式像耳塞一樣距耳膜最近,在音量與時間加乘作用,對聽力傷害最大。建議聽耳機時,音量不宜超過播放器音量最大值的6成,且連續聽1小時就該拔下耳機,約8小時要讓耳朵休息,以免年紀輕輕就耳背。 目前安卓或蘋果手機都有檢測聽力的APP可供下載,網路上也有聽力檢測問卷,劉殿楨提醒耳機族不妨自我檢測,有問題找聽力師檢查,及早介入,保護聽力。1040228
諾羅盛行 肥皂勤洗手防感染
(中央社記者邱俊欽桃園27日電)二二八假期展開,為防民眾在假期中因飲食不潔,感染諾羅病毒,桃園市衛生局建議,對於有疑慮的碗盤應稀釋漂白水擦拭。 桃園市衛生局今天表示,諾羅病毒為病毒性腸胃炎常見的感染源,傳染力極強,病毒主要透過糞口傳染,如吃入被患者排泄物、嘔吐物污染的食物或飲水或接觸患者的排泄物、嘔吐物時,可能造成感染。 衛生局說,因為酒精對諾羅病毒無效,提醒民眾對被污染的環境和器物表面,應使用漂白水1000ppm(10瓢免洗湯匙,配8瓶1250cc寶特瓶清水)擦拭。 在處理患者糞便、嘔吐物時應戴上手套與口罩,使用5000ppm(50瓢免洗湯匙配8瓶1250cc寶特瓶清水),消毒後再沖入下水道,並徹底洗手。 由於二二八假期展開,衛生局也呼籲,飯店、餐飲業者一旦發現工作人員出現嘔吐、腹瀉等症狀,應立即停止烹調工作,以避免在調理食品的過程中造成污染。 民眾出入公共場所應勤洗手,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降低感染風險。1040227
口服藥每天一次 何時吃最好?
2015-02-26 08:58:51 聯合報 傅淑卿/彰化基督教醫院藥師 關鍵字: 利尿 ‧ 消炎藥 ‧ 軟便劑 ‧ 頻尿 ‧ 攝護腺肥大 一如往常忙碌的藥物諮詢室,我接到一通電話:「藥師,我的藥袋上面藥物用法寫『口服,每天一次,飯後一顆』,請問這是要什麼時候吃?」查詢患者處方資料後,發現這是骨科醫師開立的止痛消炎藥,便回答:「每天固定一個時間吃藥,就可以了。」 原以為這通諮詢電話,兩三下就能解決,沒想到患者又接著問:「那是什麼時候吃會比較好呢?」 我想,這也是許多患者常見的問題。對患者來說,一天兩次或三次服藥,相對容易,但一天一次,卻令患者難以決定該什麼時候吃?有些人認為反正每天吃一次,什麼時候吃都沒關係,也有人選擇服藥顆數較少時服用,到底正確作法是什麼? 藥品的服藥頻次與藥效長短可能相關,為了便利,增加患者服藥順從度,除了某些藥品因代謝因素,本身屬於長效藥品,有愈來愈多的藥品設計成緩釋劑型,這些藥品只要每天固定同一時間服用,就能維持穩定的血中濃度。 但也有一些藥品,需在特殊時間點服用,我們可以參考藥物效果和機轉,決定服藥時間: 藥品作用影響日常作息: 例如利尿劑會增加排尿次數,太晚服用,可能造成半夜跑廁所,一般建議最後一次服藥時間在下午六時以前。 藥品機轉與人體代謝相關: 例如斯達汀類(Statins)藥品,這類藥品抑制膽固醇合成,合成作用在夜間最活躍,所以除了長效品項,一般建議睡前服用,效果最好。 希望藥品在預期時間發揮效果: 例如治療攝護腺肥大的藥品,一般建議睡前吃,可減少夜間頻尿症狀;部分軟便劑需要4至6個小時發揮效果,一般建議睡前服用,隔天早上就能順暢排便。 影響藥物服用的原因很多,如果醫師沒有特別指示,民眾可向藥師諮詢,建議最佳服藥時間。
諾羅病毒頑強 酒精殺不死
【台灣醒報記者蒲孝如台北報導】「要殺諾羅病毒,酒精或乾洗手液是沒用的!」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首席防疫醫師羅一鈞表示,和伊波拉同為RNA病毒的諾羅病毒,不具有外套膜,生存力強且不斷突變,已與人類穩定共生,若離開人體還能持續存活6星期,一般的酒精或含酒精的乾洗手液是殺不死的,民眾一定要用肥皂勤洗手。 疾病管制署署長郭旭崧於25日的疫情說明記者會中表示,近期爆發疫情的諾羅病毒雖然並非致死率高的病毒,但結構中不具外套膜因此耐性高,比一般的腸病毒還難殺死,當感染者症狀解除後48小時之內都還會有病毒從體內排出,因此其接觸過的所有物品都應確實清潔。且清潔雙手一定要用水,不能只使用酒精消毒手部。 羅一鈞特別提醒,因為諾羅病毒已經突變成能與人類穩定共存狀態,且極適合生存於低溫潮濕環境,雖不至於造成重症,但少量的病毒即可能使人發病。清潔標準更是比一般腸病毒嚴格,要用更高濃度的氯系漂白水稀釋液,例如,當一般環境消毒時,須以市售漂白水200cc加入10公升清水使用;當嘔吐物或排泄物汙染時,則是市售漂白水1000cc加入10公升清水使用,並停留30分鐘再以清水洗滌。 另外,羅一鈞也補充說,諾羅病毒潛伏期通常約2天,民眾若要回顧感染歷史,應回溯到一天前吃的食物才較準確。
口服藥每天一次…到底是啥時吃?
2015-02-26 08:58:51 聯合報 傅淑卿/彰化基督教醫院藥師 關鍵字: 利尿 ‧ 消炎藥 ‧ 軟便劑 ‧ 頻尿 ‧ 攝護腺肥大 一如往常忙碌的藥物諮詢室,我接到一通電話:「藥師,我的藥袋上面藥物用法寫『口服,每天一次,飯後一顆』,請問這是要什麼時候吃?」查詢患者處方資料後,發現這是骨科醫師開立的止痛消炎藥,便回答:「每天固定一個時間吃藥,就可以了。」 原以為這通諮詢電話,兩三下就能解決,沒想到患者又接著問:「那是什麼時候吃會比較好呢?」 我想,這也是許多患者常見的問題。對患者來說,一天兩次或三次服藥,相對容易,但一天一次,卻令患者難以決定該什麼時候吃?有些人認為反正每天吃一次,什麼時候吃都沒關係,也有人選擇服藥顆數較少時服用,到底正確作法是什麼? 藥品的服藥頻次與藥效長短可能相關,為了便利,增加患者服藥順從度,除了某些藥品因代謝因素,本身屬於長效藥品,有愈來愈多的藥品設計成緩釋劑型,這些藥品只要每天固定同一時間服用,就能維持穩定的血中濃度。 但也有一些藥品,需在特殊時間點服用,我們可以參考藥物效果和機轉,決定服藥時間: 藥品作用影響日常作息: 例如利尿劑會增加排尿次數,太晚服用,可能造成半夜跑廁所,一般建議最後一次服藥時間在下午六時以前。 藥品機轉與人體代謝相關: 例如斯達汀類(Statins)藥品,這類藥品抑制膽固醇合成,合成作用在夜間最活躍,所以除了長效品項,一般建議睡前服用,效果最好。 希望藥品在預期時間發揮效果: 例如治療攝護腺肥大的藥品,一般建議睡前吃,可減少夜間頻尿症狀;部分軟便劑需要4至6個小時發揮效果,一般建議睡前服用,隔天早上就能順暢排便。 影響藥物服用的原因很多,如果醫師沒有特別指示,民眾可向藥師諮詢,建議最佳服藥時間。
口慾沒節制 年後腸胃問題增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農曆過年闔家團圓,總少不了豐盛的年夜飯和各式美食佳餚,但春節年假連續幾天放縱心情和食慾的結果,許多人因此大喊「吃不消」,腸胃也頻頻耍脾氣。該怎麼做才能保健腸胃?不妨先看看自己曾有過那些不良的飲食習慣吧! 年節飲食壞習慣:多肉少菜、三餐不定時+宵夜、零嘴當正餐 春節期間飲食不約束,容易忽略均衡飲食的健康原則,經常大魚大肉,或以零嘴代替正餐,造成蛋白質、脂肪和糖份攝取過多,其實很容易破壞腸道內菌種和環境的平衡性,導致腸胃因負荷不了而鬧脾氣。 除了東西亂吃之外,作息不正常、三餐不定時、吃宵夜和暴飲暴食等習慣,也是虐待腸胃的主要原因。按照中醫理論,腸胃經絡有其獨特的生理時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若春節期間作息不規律、熬夜或晚睡晚起,影響飲食規律性,都會讓腸胃難以調適。 五大飲食原則 腸胃健康罩得住 1.聚餐時先喝湯吃菜、再吃肉 過多的蛋白質及脂肪容易造成消化系統負擔,家人團聚或朋友聚餐時,盡量先喝湯並先上蔬菜類及高纖食物類菜單,若能先攝取高纖食物以提升飽足感,就自然可以減少肉類油脂攝取、讓腸胃少些負荷。 2.選擇高纖健康零食或天然食物點心 年節時光與家人好友相聚,吃零食解嘴饞少不了,在準備採購時,可減少洋芋片、瓜子、豆乾、魷魚絲、牛肉乾…等高鈉、高熱量的零食,選擇高纖餅乾、乾燥蔬果或天然食物類點心如蒸地瓜等,大人小孩才能吃得更安心! 3.熬夜盡量少吃宵夜 腸胃在工作了一天之後,晚上需要休養生息,若過晚用餐或進食宵夜,睡覺時肚子裏的食物還無法消化,會讓腸胃長期處於疲勞狀態。晚睡時若肚子餓,可選擇一些顧腸胃的溫和流質食物,像優酪乳就是相當不錯的選擇! 4.飲食定時定量,適度運動助消化 吃吃吃….整天嘴巴停不了,是最傷腸胃的進食方式,若一直待在牌桌上或久坐看電視,導致嘴饞不斷找東西吃、腸胃也容易受不了。勿待在家受零食誘惑,找時間外出散步或是適度規律運動,都可幫助消化,讓腸胃更健康。 5.健康早餐開始每一天、適時補充益菌 年假讓腸胃長期疲勞,上學上班前如何開始每天健康的第一餐更形重要!為了讓疲勞的腸胃能夠更有精神,選擇少油、少反式脂肪的健康早餐是最佳選擇。以高纖雜糧、根莖類食物及新鮮蔬果,搭配含益生菌的優酪乳,健胃整腸讓每一天都有健康的開始,腸胃好、精神就更好! 現代人飲食過度精緻化,加上節慶期間不良的飲食及生活作息,容易造成腸胃問題產生。營養師與專家也不斷提醒大家,謹記幾個重要的飲食原則,可讓主宰身體營養吸收及排泄機能的重要消化道更加健康,減少腸胃問題或病症的產生。 更多健康新聞:超級食物發威!腸保健康過好年暴飲暴食肚不適 2湯1茶調養脾胃新聞相關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