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不錯的成分 草莓萃取、石榴粉、葡萄萃取物、專利諾利果、銀耳粉、玫瑰果萃取 歡迎諮詢 20粒/瓶,60粒/瓶 加強4顆/天,早2,晚2 保養1-2顆/天
熟齡族吃得少 恐陷隱性飢餓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重視養生,才能活得久!但是根據一項「全台飲食認知與行為調查」卻發現,不少人卻有錯誤的養生迷思,近6成熟齡族認為減少每餐份量,就是養生。提醒刻意減少飲食,恐因營養不均衡,處於隱性飢餓風險中。 北市1名50多歲的張太太,平時很注重養生,盡量多吃蔬菜來取代肉類,並且刻意減少食物份量,以降低身體負擔,最近天氣炎熱,出現輕微食慾不振的情況,經常只有兩菜一湯即打發一天。最近張太太常出現精神不濟的狀況,有一次甚至差點忘記瓦斯爐上還有正在煮的湯就準備出門,擔心自己已經出現失智症的前兆。 不當減少食物攝取份量,身體恐處於隱性飢餓風險 後來子女帶她去諮詢營養師才發現,長期錯誤的養生觀念,加上不當減少食物攝取份量,身體因營養素缺乏,無法順利進行生理功能的協同作用,導致身體處於隱性飢餓風險,而不自知。 黃淑惠營養師表示,熟齡族為了減少腸胃負擔而刻意吃得少,營養素將轉換得更少,無法足量攝取一天所需的營養素,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缺乏而導致身體不適,會使食慾更加下降,形成營養不足的惡性循環。 年過50歲容易忘東忘西,維生素與礦物質是關鍵 為什麼年紀愈大愈容易忘東忘西?黃淑惠營養師指出,葡萄糖是腦細胞運作的主要營養來源,而身體必須有足夠的維生素B群作為輔酶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同時維生素B群也是協助神經傳導的必要營養素。維生素C、E、硒等則是天然抗氧化劑,可保護腦細胞不受自由基的侵害、維護細胞膜完整。另外,鎂也可增加人體主管記憶的海馬迴中突觸密度,改善記憶力,缺乏此些營養素可能使精神不濟狀況加劇。 提醒為人子女者應多注意熟齡父母,是否有以上錯誤的養生飲食習慣,將有可能造成維生素、礦物質缺乏。所以,建議日常飲食應注意多元且完整的食物補充,多攝取新鮮蔬果和全榖等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的食物,夏天為了增加食慾,可以用涼拌的方式,比較容易入口。六大類食物應完整、多元的攝取,營養才會足夠。 更多健康新聞: 在家煮較營養?3大隱性飢餓風險 隱性飢餓拉警報 綜合維他命補營養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華人健康網》。
多吃紅黃蔬果 肝臟解毒增效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國內近年食安事件頻傳,包括塑化劑、毒澱粉、毒醬油、黑心油、餿水油,到胃散、胡椒粉都出現問題,民眾該如何維持身體健康,不受有毒物質傷害?營養師強調,只要多吃天然蔬果,就能避免外加毒物進入體內,並加速有毒素排出體外。 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表示,天然的蔬菜、水果類,含有數千種維生素、礦物質、植化素,以及纖維質、果膠,可以幫助身體新陳代謝及修補受損細胞,並加速排除體內有害物質。 黃淑惠舉例,紅黃色的蔬果,如芒果、鳳梨、胡蘿蔔,富含β-胡蘿蔔素、花青素、纖維質,其中β-胡蘿蔔素、花青素可幫助肝臟解毒,加速清除毒物的效果,而纖維質則可以在腸道中阻擋有毒物質,不讓身體吸收,而水果有豐富的酵素,也能幫助排毒。 除了多吃天然蔬果外,黃淑惠也建議多運動,她說,運動可以增加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透過排汗加速毒物排除,最好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每天至少15分鐘,從事快走、慢跑、騎單車、游泳,都是很好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