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健康網圖文提供/原水文化】夏日裡,體質燥熱者不宜食用麻油雞,不妨改食用此道料理,因為苦茶油不會燥熱,適合四季進補。 材料: 土雞腿1隻、高麗菜1/4顆、美白菇30g、老薑片150g、紅棗10顆、枸杞少許、苦茶油3大匙。 調味料: 米酒2杯、海鹽少許。 作法: 1.土雞腿洗淨,用紙巾吸乾水分,切塊狀;紅棗、枸杞用清水沖淨,備用。 2.準備一個炒鍋,熱鍋後,倒入苦茶油,轉中火,放入老薑片慢慢煸炒至有薑香味散出。 3.接著放入土雞腿肉拌炒至半熟,加入海鹽,待肉塊快熟成時,加入米酒、紅棗,以中火、蓋鍋煮約5分鐘,熄火,燜約20分鐘(不要掀蓋)。 4.再開中火,放入高麗菜、美白菇及枸杞煮沸至熟成,即可食用。 茶油達人料理Tips: 1.土雞腿入鍋前先要把水分擦乾,可使肉質快速收縮,也能避免水分接觸油會產生油爆,而用苦茶油料理雞肉,可呈現清新的果香味。 2.利用鍋子的熱循環,將雞肉燜熟,可保持肉質Q軟,口感不會柴,並能保留薑、酒的香氣,完美展現食材的層次感。 本文由原水文化出版社提供,摘錄自《發現超級食物鮮榨苦茶油》 更多健康新聞: 輕食吃出好健康 黃瓜春捲大公開 遠離失智症!多吃大蒜保護大腦細胞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華人健康網》。
醫藥新聞
漂白劑降免疫力 孩童易感冒
《英國醫學期刊》日前刊載一份研究指出,若家庭中有使用漂白水清潔的習慣,會增加孩童20%的感冒風險。〈photo by 網路截圖〉【台灣醒報記者陳彥驊綜合報導】漂白劑易使小孩感冒!使用漂白水清潔已成居家習慣,不過它竟會導致小孩感冒或扁桃腺發炎。《英國醫學期刊》日前刊載一份研究指出,若家庭中有使用漂白水清潔的習慣,會增加孩童20%的感冒風險,同時扁桃腺發炎的機率也會提升。英學者指出,漂白劑等刺激性清潔品揮發在空氣中,被人體吸入後會降低免疫功能。 【感冒機率大幅提升】這份由比利時天主教魯汶大學執行的研究指出,孩童們待在以漂白劑清潔過後的房屋中,生病機會將提高。研究人員針對荷蘭、芬蘭及西班牙等50間不同學校,共9,000名年齡介於6至12歲的孩童做統計,發現在父母規律使用漂白劑的家庭中,孩童的感冒機會將提升20%,扁桃線發炎的機率也會提高35%。 研究人員指出,雖然大眾都認為使用漂白劑清潔能完全殺死細菌、保障身體健康,但研究中發現,讓家中適度保有微生物,孩童的致病率反而較低。因為研究顯示,使用漂白劑清潔的家庭相較於未使用這,孩童的病症復發率甚至高出18%。 不過這份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研究也提到,家庭中使用刺激性清潔用品,也可能造成這樣的現象,研究人員認為,刺激性清潔品中所含的物質,將導致人體產生「多元性化學敏感症」,進而提高孩童致病率。 【無害用品可取代】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環境醫學教授大衛柯貢解釋,吸入刺激性氣體會使人體免疫系統能力降低,使潛伏於體內的細菌有機會「作亂」,進而提高病症感染率。柯貢建議,民眾應以良好的衛生習慣,如即時處理廚餘、清潔碗盤等方式,讓細菌沒有機會孳生,以取代對於用漂白劑等刺激性清潔品的依賴。 除了良好的衛生習慣外,民眾也可以使用小蘇打粉、肥皂(液)及白醋等,自製出無害的清潔劑。如將清水、硼砂、蘇打混合,或把液態肥皂、醋及清水混合,都能當作玻璃清潔劑;液態肥皂及清水混合,則可以直接用作廚房去油劑。而混合雙氧水及清水,即可成為殺菌劑;醋、清水混合,則是地板清潔劑;醋等高濃度天然酸性物質水溶液,也是非常好的馬桶清潔劑。
優碘、碘酒傻傻分不清?
2015-04-04 17:00:00 聯合新聞網 採訪整理/記者黃玉芳 關鍵字: 食鹽 ‧ 含碘 ‧ 碘酒 ‧ 生理食鹽水 ‧ 優碘 以優碘消毒傷口後,藥師建議應再改用生理食鹽水沖洗。 記者黃玉芳/攝影 分享 優碘 成分:含碘的消毒液 作用:殺菌 注意事項: 1.較適用於發炎傷口的消毒。 2.以優碘消毒後,應以生理食鹽水清洗乾淨。 3.優碘雖是水溶性,但擔心色素沈澱,臉上的傷口避免使用。 專家的話:優碘不含酒精,比較溫和;碘酒含酒精成分,刺激性強,現在比較不容易在市面上買到,碰到傷口會有劇烈的燒灼感,多用於手術前的消毒。一般民眾在家中使用,優碘比碘酒適合。 一般發生刀傷、擦傷等小傷口,不建議使用優碘,只要用生理食鹽水將傷口洗淨,如果手邊正好沒有生理食鹽水,可用礦泉水或是煮沸過放涼的冷開水代替,對傷口較不具刺激性。只要傷口清潔乾淨,就不容易發生感染,不一定非得用優碘不可。 除非是發炎的傷口,才需要使用優碘消毒,類似紅藥水、雙氧水等消毒藥水都應盡量少用。 民眾家中的優碘,常存放很久才用完,提醒使用前應注意保存期限,並且保存在陰涼處,避免陽光直射。另外,外用藥水最好跟內服藥水分開存放,以免小孩誤食。 諮詢專家:藥師朱雪芳
運動後痠痛?十要點助緩解
【華人健康網圖文提供/VOGUE】經歷高強度的運動課程或重訓後,隔天起床及接下來的幾天內你可能都會感到身體肌肉像被卡車輾過般的痠痛,導致原訂的運動計畫受阻,甚至必須得休息上好幾天才有辦法重新投入運動。幸好,運動後常見的「延遲性酸痛」,透過適當的手段就能獲得舒緩,來看看下回運動前、運動後你可以怎麼做: 要點1/運動前喝一杯含咖啡因的茶或咖啡,有助於增加肌肉能量並緩解運動後的痠痛感。 要點2/運動前,先吃一份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點心並搭配攝取少量蛋白質。 要點3/透過適量的心肺運動或動態伸展充分暖身,讓身體肌肉與關節都做好運動前的準備。 要點4/運動過程中,組間休息時不要原地靜止不動,可以透過平緩穩定的踏步讓身體保持在運動狀態,這樣新鮮的血液才能流到需要修復的肌肉。 要點5/運動時,讓身體持續攝取水分是很重要的,可以以15分鐘為區間補充適量水分。 要點6/如果你流了很多汗,一定要補充流失的電解質,藉以維持正常的心跳、肌肉收縮與神經功能,不管是喝運動飲料或是攝取富含電解質的食物皆可。 要點7/運動後藉由伸展及按摩滾輪按摩,可以舒緩緊繃的身體並帶動血液循環。 要點8/運動後立刻吃一個小點心,幫助身體快速補充流失養分;例如巧克力牛奶或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點心,都是不錯的選擇。 要點9/利用運動按摩增加身體循環、改善乳酸堆積。 要點10/運動後立刻洗一個冷水澡有助於降低肌肉發炎狀況,或者乾脆在浴缸中倒入冷水和冰塊來個冰水澡,這麼作有助於改善肌肉痠痛高達20%! 更多健康新聞: 肩膀痛?來做手指爬牆保健操 塞車腰酸背痛 4招伸展緩解疲勞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華人健康網》。
別急著丟棄 蘿蔔皮好處多
一般家庭做菜,常會削掉蔬果的外皮,如蘿蔔、牛蒡,蘋果或番茄等。但植物的外皮最接近太陽,合成抗紫外線物質的能力高,通常也是抗氧化能力最強的部份,只要清洗乾淨,應盡量利用。 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吳映蓉指出,蔬果皮富含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植化素,具有抗氧化、調節免疫能力,甚至能激發體內解毒酵素的活性。 》蘿蔔皮蘿蔔皮富含蘿蔔硫素(Sulforaphane),為十字花科蔬菜裡最有益健康的化合物之一,可促進人體免疫機制,誘發肝臟解毒酵素的活性,可保護皮膚免受紫外線傷害。 佳禾中醫診所院長羅明宇指出,蘿蔔皮性涼味辛甘,清熱利水,煮水後取汁喝,可緩解停經期的熱潮紅症狀。 》蘋果、番茄皮富含抗氧化成分與膳食纖維,利於降血脂。蘋果皮還曾被美國《預防》雜誌,列為天然護膚食物之一,主要因為蘋果皮裡的檞皮素,可保護皮膚不受紫外線傷害。此外,番茄皮中的茄紅素也能抵抗紫外線,並抑制皮膚細胞產生黑色素。 》葡萄皮葡萄皮中含有的青花素比果肉還多,具有保護微小血管、抗發炎的作用,建議洗淨後,連皮帶肉與籽一起打成汁,完整攝取營養。 相關報導:你把蔬果洗乾淨了嗎?用「溫水」洗才對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康健雜誌網站》。※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童嗜甜長不高 吃水果較營養
【華人健康網記者林芷揚/台北報導】你家的孩子是否常常吵著要吃甜甜圈、巧克力,放學回家時,手上也總是拿著一杯含糖飲料?其實,希望孩子長得高,從兒童時期就應該均衡飲食,少碰甜點和飲料,否則過量的糖份只會造成過重危機,甚至影響長高發育。 許多孩子都愛吃甜,市面上的糖果和餅乾種類五花八門,街上的甜點店和飲料店更是一間接著一間。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很多家長都不知道孩子從小就攝取過多糖份,影響青春期的發育機會。 一杯飲料就超標 糖類攝取量一天應低於10% 想要長高,絕對不是進入青春期之後才開始注重營養,從兒童時期就要注意飲食均衡、睡眠充足、適量運動,才有助於長高。聖馬爾定醫院營養室主任侯玟伊指出,甜食以及含糖飲料只提供熱量,缺乏營養,而且往往是精緻醣類,過量攝取會導致孩子只長胖,卻不長高。 那麼,怎麼計算孩子的飲食有多甜?侯玟伊表示,糖類的攝取量應該控制在一天總熱量的10%以下,而一杯飲料通常含有12%的糖份。以每天攝取1800大卡為例,糖類就不能超過180大卡;而喝一杯700c.c.的含糖飲料,就喝下了84公克的糖。若再以1公克的糖提供4大卡的熱量計算,等於喝下336大卡的熱量,將近是一天糖類建議攝取量的2倍了! 水果代替 調整孩子嗜甜習慣 許多爸媽或許會認為,要孩子完全不吃甜,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其實,想要滿足吃甜的慾望,不是只有甜食和飲料才辦得到。父母可以鼓勵孩子多吃新鮮水果,改用水果的甜度和天然糖份,慢慢取代糖果、冰淇淋、巧克力等市售甜品。 水果吃多少才算夠呢?侯玟伊指出,一天吃2至4份水果即可滿足需求,而一份相當於一個成人的拳頭或棒球大小。另外,喜歡吃巧克力的話,可以改吃純度70%以上的黑巧克力,比較健康。侯玟伊提醒,如果想讓孩子偶爾吃些蛋糕、餅乾,建議爸媽自己動手做,就可以確保食材單純,避免市售甜食含有過多添加物的問題。 想要孩子長得高,飲食均衡絕對少不了。吃太多甜食或含糖飲料,會影響孩子吃正餐的時間和份量,在無形之中吃進過多糖份,身體缺乏豐富的營養,自然影響長高的機會。爸媽別忘了協助孩子控制糖份攝取,才能長得又高又健康! 更多健康新聞: 孩子長高3關鍵 每天睡滿10小時 孩子愛吃甜長不高?黑糖鮮奶巧補鈣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華人健康網》。
口服化療藥 戴手套再拿 勿剝半壓碎
2015-03-29 12:17:02 聯合報 張展維/嘉義長庚醫院藥劑科藥師 關鍵字: 癌症 ‧ 化療 ‧ 抗癌藥物 ‧ 口服標靶 ‧ 標靶藥物 當手持抗癌口服藥品時,應先洗手穿戴手套後再取藥,或倒入小藥杯或以湯匙輔助,以避免皮膚接觸藥品,若不慎接觸到,可以用肥皂及水清洗。 圖/ingimage 分享 日前碰到一名癌友,因病友介紹,一到諮詢櫃檯就問「哪裡可以買到口服標靶藥物?」經過多方了解,發現一般民眾總以為「抗癌藥愈貴,愈有效且無副作用」,但是,真的是如此嗎? 居家化學治療已是抗癌治療的新趨勢,常見的有口服或經由靜脈注射二種給藥途徑。但藥品的毒性與副作用往往與藥品種類和劑量有關,不會因口服或打針的給藥途徑不同而有異。雖然口服抗癌藥物提供更多治療上選擇及希望,但也因個別病情不一,不見得一體適用,醫師會進行全盤評估,且會確認病人及家屬有足夠知識與能力,方會考慮居家化學治療。 當病患領到居家化療藥物時,應向醫師或藥師諮詢治療療程、藥品的詳細資料、潛在的交互作用,以及防護的注意事項。居家儲存抗癌藥品,應依藥品特性,收納在適當溫度環境,並與其他口服藥品區隔以減少汙染,所有藥品收置於孩童無法接近的地方。 當手持抗癌口服藥品時,應先洗手穿戴手套後再取藥,或倒入小藥杯或以湯匙輔助,以避免皮膚接觸藥品,若不慎接觸到,可以用肥皂及水清洗。未經醫療人員指導,切勿咀嚼、壓碎、剝半錠劑或打開膠囊,以免增加暴露藥物風險及改變藥品在身體的吸收,若手套已碰觸過抗癌藥品,先將手套脫除並洗手。 病人在接受抗癌藥品治療後的7天內,其相關用物或體液(例如尿液或嘔吐物)可能存有少量的成分,在接觸前別忘使用手套自我保護。未服用完畢之剩藥,應保留原藥品之藥袋,將所有廢棄剩藥密封並雙層包覆後,送回醫療院所處理,切勿隨意丟棄。 個人就曾碰過癌症病人未按醫囑用藥,而致癌症復發。提醒用藥的讀者,勿輕忽副作用、交互作用及防護注意事項,居家抗癌期間的用藥安全,「藥」多靠自己方能安心守護。 ◎ 隨時掌握第一手健康訊息,快加入【元氣網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