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菜滷味飄香 挑醬油有學問

【華人健康網記者洪毓琪/台北報導】年關將近,婆婆媽媽們無不摩拳擦掌,端出拿手絕活、大展廚藝,為年夜菜做準備,其中又以倒入鹹香醬油、慢火熬煮,滷得香味四溢、色澤迷人的東坡肉、筍絲蹄膀最受國人喜愛。但提醒您,若挑錯醬油,吃下過多「單氯丙二醇」,可能致癌,不可不慎! 挑醬油有學問!「單氯丙二醇」傷肝腎 醬油是家家戶戶料理不可或缺的重要調料,傳統純釀醬油必須將黑豆(或黃豆、小麥)和食鹽放入大型密閉容器中,加入種麴使其發酵,並嚴格控管培麴的溫度,為維持25至30℃的理想發酵溫度,釀製過程夏天需吹風、冬天需蓋被,細心呵護4到6個月才能成就一滴滴美味的醬油。 傳統純釀醬油的過程繁瑣、耗時,所需人力和成本更是驚人,難以應付龐大的市場需求量。許多業者為節省成本與時間,選擇在製作過程中加入鹽酸,讓豆類中的蛋白質快速水解成氨基酸,再進行鹼中和的取巧方式,省略豆類自然發酵的過程,使醬油的整個製程縮短至3到7天,比傳統工法製成的純釀醬油4到6個月快速許多。 但以此方式製成的化學醬油卻有其潛在的風險存在,由於鹽酸與豆類蛋白水解、快速發酵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對人體有害的「單氯丙二醇」。若廠商未加以留意、去除,很容易就使「單氯丙二醇」超出國內法規規定醬油類限制含量0.4 ppm以內的標準。根據國外研究顯示,若「單氯丙二醇」攝取過量,不僅容易對肝、腎、呼吸系統造成傷害,還會提升男性不孕、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 純釀醬油這樣挑!4技巧輕鬆辨別 在化學醬油可能有致癌物「單氯丙二醇」超標疑慮的情況下,許多婆媽會選擇不含人工添加物的天然純釀醬油,因此讓純釀醬油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甚至有不肖業者試圖魚目混珠,以高價販售非純釀的劣質醬油。 不過,無論是化學、純釀醬油,看起來都黑壓壓,光看顏色實在難以分辨,究竟有什麼方式,能幫助消費者有效區分呢?其實,想要辨別醬油純釀與否,沒有想像的困難,不妨參考《食物安全就要這樣吃》一書中,所提供的「搖、聞、看、查」4個小技巧,來輔助判別: 技巧1/搖晃: 將醬油用力搖晃,會產生細微的泡沫,如果泡沫細、維持時間久,表示釀造的時間夠長,維持的濃度夠高。 技巧2/味道: 好的醬油嚐起來有天然的豆香味,且味道鮮美、回甘。 技巧3/黏性: 取一乾淨素色的碟盤,倒入醬油,再將碟盤慢慢傾斜,好的醬油會慢慢擴散,而品質差的醬油則會突然擴散或不易擴散。 技巧4/成分: 至於醬油等級、好壞的區分標準,則在於總氮量多寡。以黑豆醬油甲級品來說,當中總氮含量標準為每100毫升含氮量應達1.2公克;頂級的黑豆醬油標準則須高達1.7公克以上。因此,從成分標示中的總氮量多寡,來挑選醬油也是婆媽們必學的技巧之一。 【小叮嚀】: 另外,要提醒的是,由於醬油鈉含量、氮含量較高,對於有腎臟功能異常、需洗腎治療的患者應謹慎食用,以避免體內電解質失衡、蛋白質代謝異常的情況發生,使症狀更為惡化。

吃藥不配水!一覺醒來竟食道潰瘍

2015-01-23 09:32:15 華人健康網 華人健康網 吃藥別忘了至少配水200c.c.!1名男高中生睡前服用治療青春痘的藥物時,僅喝2口水就直接睡覺,沒想到半夜突然感覺胸悶,一早醒來吃早餐時更是痛得吃不下飯, 連喝水都覺得很痛,就醫才發現是因服藥方式不當所引起的食道潰瘍! 預防藥物引起的食道潰瘍,服藥時應至少配水200c.c.,且服藥後避免立刻躺下,需保持站姿或坐姿。圖為服藥的模擬畫面。 分享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胃腸科主任陳安琪表示,最常引起食道潰瘍的藥物就是四環黴素或它的衍生物,因其具極酸性,常被製成膠囊狀,希望它到腸胃裡才被釋放,減少服用後的不適。但比起錠狀,膠囊更容易卡在食道,黏著在食道壁上,造成大量的酸性藥粉直接和不耐酸的食道黏膜接觸,進而引起發炎、潰瘍,嚴重者甚至穿孔破裂,導致死亡。 而這名高中生服用的膠囊狀治痘藥,成分剛好就是四環黴素或它的衍生物,加上服藥時只喝了一點水,服完藥後又馬上躺下,導致膠囊卡在食道裡,藥物在中性的食道裡釋放後,使食道被酸蝕而產生潰瘍。 安全服藥:配水200c.c.+服藥後不躺下 陳安琪醫師表示,藥物引起的食道潰痬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而最重要的2件事就是:服藥時要配大量開水,最好是200c.c.以上;吃藥後30分鐘內要維持直立的姿勢,盡量站著或坐著,不要馬上躺下。若是服藥後感覺胸悶胸痛或是吞嚥疼痛,就該懷疑是否有食道潰瘍,盡快就醫檢查。 食道潰瘍只須以胃鏡檢查就能快速診斷,服用一些胃藥後,症狀也能在幾天內改善。只是嚴重的潰瘍仍有危險性,也可能留下後遺症,醫學文獻曾有食道潰瘍引起大出血或食道穿孔的重症個案,另有些個案會留下食道狹窄的後遺症。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華人健康網」】

歲末壓力大 貝爾氏麻痺患增

【華人健康網記者洪毓琪/台北報導】天冷突然眼歪嘴斜,小心「鬼吹風」上身,主持人蔡康永也曾深受其害。1名48歲陳先生,連日加班後突然出現左臉眼睛無法閉合、嘴角下垂等顏面神經失調症狀,一度懷疑自己是否中風。所幸,經中醫師診斷,發現為病毒感染引起的顏面神經麻痺「貝爾氏麻痺」所致,經針灸治療及服用中藥後,左眼已可閉合,經神經內科檢查功能已恢復7成,目前仍持續進步中。 歲末壓力大!「貝爾氏麻痺」患比例增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林佳瑩表示,年關將近,學生、上班族在學期末成績結算、年度總整需求下,承受的壓力大為增加。再加上,天氣寒冷等因素催化,近期因突發性眼歪嘴斜問題,而擔心是中風所致,前來就診的患者越來越多。 林佳瑩中醫師強調,若出現臉部出現嘴歪、眼睛無法完全閉合等症狀,但沒有合併出現手足肢體活動障礙或麻木症狀或意識障礙時,就可排除是中風因素導致;可能是罹患顏面神經麻痺,其中又以俗稱「鬼吹風」的周邊型顏面神經麻痺中的「貝爾氏麻痺」(Bell’s palsy) 最為常見。 「貝爾氏麻痺」臉歪嘴斜!蔡康永曾受其害 事實上,「貝爾氏麻痺」是相當常見的顏面神經麻痺疾病,平均10萬人中就有15到30個病例,任何年齡均可能發生,男女發生率相同,就連主持人蔡康永也曾深受其害。雖然發病的具體原因仍不明確,但是多數患者有晚睡、作息不規律、壓力大等導致免疫力低下的共同處。 「貝爾氏麻痺」主要症狀為嘴歪、眼睛無法完全閉合、額頭抬眉紋消失、嘴巴緊閉鼓氣時會漏氣現象、流眼淚、味覺障礙、喝東西口水會流出來等問題。所幸,多數患者在接受適當治療、休養後,約80%病人皆能完全恢復。 「貝爾氏麻痺」不卡卡!中醫針灸緩不適 至於治療上,林佳瑩中醫師表示,「貝爾氏麻痺」相當於中醫所說的「邪中經絡」。由於正氣不足、脈絡空虛,導致風邪入侵人體經絡,使氣血受阻,與患者常於加班、感冒過後等體力較不足情況下發病相符。 建議患者一旦發病可先找神經內科檢查,並配合中醫針灸治療,針對地倉、頰車、太陽、攢竹、顴髎、上關、下關等臉部穴位著手,往往能在2、3次針灸療程後,便能顯著改善患者眼歪嘴斜情況。 【中醫師小叮嚀】: 預防勝於治療!想要避免「貝爾氏麻痺」早上門,除了平日需注意壓力來源外、避免晚睡等會造成免疫力低下的危險因子也相當重要。特別是,冬天氣溫溫差大,若自覺身體狀況出現異狀,要避免出入公眾場所,也能減少發病機率。

杏仁分2種 甜苦效用大不同

【華人健康網記者洪毓琪/台北報導】網路上盛傳「咳嗽喝杏仁茶好的快」的說法,但是,紅極一時的大陸宮廷劇《後宮甄嬛傳》中,卻讓失寵被打入冷宮的嬪妃吃毒杏仁自殺,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中醫師表示,杏仁又可分為甜杏仁、苦杏仁2種,效果大不相同。甜杏仁低毒、能藥食兼用;而苦杏仁雖然毒性較高,但是正確調製,藥效卻較強。 甜杏苦杏大不同!苦杏含毒量較高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表示,甜杏仁、苦杏仁兩者皆有潤肺養顏、止咳祛痰、潤腸通便的作用,但苦杏仁的毒性卻是甜杏仁30倍左右;成人1次只需吃40到60粒、兒童10餘粒苦杏仁,即可能因氫氰酸化合物攝取過量引起中毒。 導致苦杏仁含有毒性的原因,主要是因苦杏仁含內所含的杏仁苷,受到杏仁中苦杏甙酶的水解後,會產生氫氰酸化合物引發中毒,出現抑制人體細胞內氧化、麻痹呼吸中樞的情形,導致腹瀉、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心臟麻痺等不適發生,嚴重甚至可能致死,不可不慎! 為防止誤食中毒的情形發生,現今多數中藥行所出售的杏仁多半以低毒、能藥食兼用的甜杏仁佔多數,加上毒性較高的少量苦杏仁,依照一定比例混合所製,以減少危險的發生。 甜杏仁無毒大口吃?每日30公克恰恰好 苦杏仁中的苦杏仁甙含量一般約為3%,而甜杏仁中含量為0.11%左右,相差約為30倍。因此,市售常見以甜杏仁作為乾果,或製成杏仁茶、杏仁奶、杏仁露等相關食品食用,一般是非常安全的。 雖然甜杏仁對人體有潤肺養顏、止咳祛痰、潤腸通便等效果;能取代日常膳食中低營養密度食品,達到降低血液膽固醇,並保持心臟健康,且毒性約只有苦杏仁的30分之1不到。但由於杏仁屬於堅果種子類的一種,熱量、脂肪含量偏高,仍不適合大量食用,建議每日以30公克為限較為適宜。 杏仁苷治療惡性腫瘤 中醫炮製減毒性 不過,周宗翰中醫師指出,苦杏仁雖有一定的毒性,但在中醫理論中,苦杏仁若使用得宜,相對於甜杏仁來說,治療效果將高出許多。且根據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苦杏仁中的毒性成分苦杏仁甙在藥理上,由於能抑制人體細胞內的氧化作用,對於治療惡性腫瘤有一定的效果。 雖然苦杏仁在使用劑量的拿捏上,需非常小心謹慎。但現代研究證明,透過中醫藥傳統沸水煮(8~30分鐘)、去種皮、曬乾,或去皮炒等炮製過程,特別是乾炒和煎煮步驟後,確實能有效地減低苦杏仁甙酶的活性,減少氫氰酸化合物的產生。 再加上,中醫對苦杏仁的用量和用法有嚴格的控制,如用藥量每次為3至9公克,每日不超過2次,用法上則要求以煎服為宜,不主張作散劑吞服,更嚴禁將苦杏仁當乾果食用等禁忌,皆有助降低食用苦杏仁而中毒的風險。 咳嗽喝杏仁茶?痰少而黏的燥咳者較佳 至於網路上盛傳「咳嗽喝杏仁茶好的快」的說法,周宗翰醫師表示,為避免殘留毒性的可能,杏仁茶的的原料多以甜杏仁為主。但透過飲用杏仁茶來舒緩症狀、潤肺生津,達到改善病症的作用,只適合痰少而黏的燥咳者食用,並非所有有咳嗽問題的患者皆適宜。再加上一般市售的加工甜杏仁茶大多都是經化學加工所製,杏仁原料本就較少,且添加大量的砂糖、果糖提味,大量飲用不僅無法有效舒緩咳嗽不適,還可能因過於甜膩助濕生痰,使咳嗽症狀更為惡化。 【中醫師小叮嚀】 周宗翰中醫師建議,服用杏仁茶前,除了先了解個人體質是否合適外,同時也要選擇商譽良好、確實使用杏仁加工的商家,否則不僅無法達到預期的效用,還可能喝下一堆化學物質,造成身體負擔。

皮膚癢以為髒 老翁患冬季癢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75歲的老翁,日前皮膚起紅疹、乾癢,以為是沾上了髒東西,刻意買了藥皂搓洗;不料,皮膚竟出現乾裂症狀,他才趕緊至醫院就診,檢查發現罹患了冬季癢。皮膚科醫師指出,冬季癢是冬天常見的皮膚疾病,過度清潔皮膚恐導致病情加重。 耕莘醫院皮膚科主任王佳珍表示,冬天溫度、濕度驟降,汗腺及皮脂腺分泌功能降低,皮膚油脂容易快速流失而變得乾燥,造成乾燥性皮膚炎或缺脂性皮膚炎,就是俗稱的冬季癢,好發於中老年人,以及乾性膚質者,如異位性皮膚炎、魚鱗癬的患者。 王佳珍強調,當皮膚太過乾燥,會出現紅色網狀或形狀不規則的脫屑、裂紋,而引起搔癢感,若不小心抓傷可能產生細菌感染,最容易發生於小腿前側,嚴重會擴及大腿、手臂,甚至全身。 王佳珍建議,這類患者應避免過度清潔皮膚,冬天可以減少洗澡次數,洗澡時皮膚乾燥處可只用清水洗,水溫不宜太熱、也不要洗太久,若使用清潔沐浴恐洗掉油脂,洗澡後記得塗抹保濕產品。

禽流感防疫 健康監測逾千人

(中央社記者龍珮寧台北18日電)禽流感相關接觸人員健康監測最新統計,7縣市1166人,32人出現症狀,檢驗後,22人排除感染,其餘正在採檢或觀察當中。 國內禽場爆發大規模H5N2、H5N8禽流感,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說,依新型A型流感傳染病防治工作手冊中的「動物流感疫情人員防治指引」標準作業程序,對禽場、防疫人員健康等相關接觸者進行10天健康追蹤。 他說,目前已列冊並對相關的1166人進行健康追蹤,當中有32人出現類流感症狀,有22人已經排除感染,其餘正在採檢或是觀察當中。 疾管署呼籲,民眾前往禽流感流行地區勿走私及接觸禽鳥,尤其切勿撿拾禽鳥屍體,食用雞、鴨、鵝及蛋類要熟食,接觸生鮮、禽肉或蛋應清洗乾淨,並落實洗手等個人衛生措施。 烹煮上,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只要以攝氏70度以上的高溫烹煮禽肉,就可讓禽流感病毒不活化,因此,民眾食用禽肉及蛋類食品要徹底煮熟,料理後也要立即洗手、清理刀具,砧板也要徹底清洗後才能再度使用。1040118 新聞相關影音 防疫總動員桃園市大園區一心屠宰場鵝隻遭驗出感染H5型禽流感,防疫人員17日撲殺2萬2000隻。(楊明峰攝) Close Previous image Next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