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癢難入眠 應保溼不亂抓

天氣又冷又乾,不少民眾最近都因為冬季癢而去求診,耕莘醫院皮膚科主任王佳珍指出,當皮膚太過乾燥,就會有紅色網狀或形狀不規則的脫屑或裂紋而引起癢感,有時會伴隨抓痕,甚至在抓傷處產生續發性細菌感染,其中小腿前側是最好發的部位,嚴重的話也會擴及大腿、手臂,甚至全身,尤其到了晚上睡覺時奇癢無比,相當難受。 她建議民眾冬天乾冷,沐浴次數可以減少,水不要太熱也不要洗太久,皮膚乾燥處只用清水洗,泡溫泉的次數也應酌量,沐浴後擦保濕用品,室內若用暖氣,可在牆角放一盆水以維持溼度,衣物以棉質衣料為主,避免毛質,可減少皮膚刺激;若出現症狀要馬上看醫生,不要亂抓以免細菌感染。

降血脂、抗黴菌藥同吃 婦人洗腎救命

2015-01-15 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 台南市1名60多歲女子為了治療香港腳,服用抗黴菌藥物,加上平日長期服用降血脂藥物,產生交互作用,罹患橫紋肌溶解症,經緊急洗腎,目前恢復良好。 成大醫院藥劑部藥師李惠娟表示,抗黴菌藥物經過肝臟代謝,容易與其他經由肝代謝的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兩者併用時常會發生問題,造成藥害的機率,僅次於抗凝血藥物,但許多民眾都未注意。 這名患者最近因為肌肉疼痛、噁心、虛弱、無尿而到成大治療,醫師檢查後發現是橫紋肌溶解症,但患者並沒有突然大量運動,而懷疑是用藥造成。經查患者平日服用降血脂藥物史塔汀 (statin),最近因為長期香港腳困擾,到診所就醫,醫師開給口服的抗黴菌藥物,患者吃了沒幾天,就出現發燒、疲倦狀況,後來尿液顏色變深,甚至無尿,才緊急就醫。 李惠娟表示,史塔汀藥物使用普遍,過去不少人了解與葡萄柚或紅麴等併用時,會有不良反應,卻未注意到與抗黴菌藥也會發生問題。不只與史塔汀,其他像是心血管藥物與抗黴菌藥物併用時,也都會出問題;例如降血壓藥物併用抗黴菌藥,會使血壓降太低。

冬季搔癢 喝茶做好體內保溼

冬季氣溫和環境相對濕度偏低,每天飲用滋陰效果的茶飲,有助預防肌膚乾燥。【華人健康網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癢癢癢!每當低溫來襲,全身就像長著跳蚤般乾癢無比嗎?可能是皮膚太過乾燥,角質代謝差,出現俗稱的「冬季癢」!中醫師表示,減輕皮膚乾癢和脫屑,除了做好肌膚層的保濕,體內保濕工作更少不得,每天飲用滋陰潤肌茶,可讓水分從體內傳輸至皮膚,減少乾癢搔抓的不適。 鹿港基督教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董懿容表示,冬季氣溫低,人體血液循環變慢,皮膚角質代謝也跟著變差,加上空氣中水分減少、相對濕度較低,因皮膚鬧脾氣、乾癢脫皮的患者人數增加,尤以皮膚油脂較少的中老年人特別明顯。 改善冬季乾癢分體質 陰虛、血虛大不同 這群罹患冬季癢的患者,普遍屬於「陰虛」和「血虛」體質,共同症狀是皮膚乾燥、發癢、皮膚無光澤,嚴重會有角質代謝異常的脫屑現象。不同的是,陰虛體質的冬季癢會隨時間而加重症狀,且常伴隨睡眠品質差、口乾舌燥、火氣大、眼睛乾澀、腰痠等症狀;血虛體質則常合併有面黃無力、容易疲勞等表現,通常屬於冬季癢疾病初期,另女性生理期過後也常出現血虛現象。 中醫臨床治療冬季癢需視體質做調理。陰虛體質著重養陰潤肺,常用沙參麥冬湯處方,再視個人皮膚乾癢情況,加減玉竹、百合、防風等藥材。血虛體質者側重於養血潤膚,可以四物湯搭配潤膚藥為基礎處方,再視症狀表現,加減使用地膚子或白蘚皮以緩解皮膚熱腫,添加苦參根和黃柏以改善紅熱症狀和皮膚組織滲出液,另可加入白芷、荊芥和防風等中藥材祛風。 從體內開始補水 防冬季乾癢喝這茶 改善冬季癢症狀或預防發作,除了可由中醫師針對個人體質調配用藥,董懿容中醫師建議一般人平常也可用百合、玉竹、沙參等滋陰中藥材,煮成茶飲或湯品,每天飲用能保養肌膚,預防乾燥和搔癢等不適。 【滋陰護膚茶】 ● 材料:百合3錢、玉竹3錢、沙參5錢、水500-600c.c.。 ● 作法:材料洗淨後放入鍋中,加水,大火煮沸後轉中小火,續煮15至20分鐘,每天飲用1次即可。 ● 說明:此湯品有滋陰潤膚的效果,適合一般人飲用,但因玉竹和沙參取自植物的根部,需久煮才能使藥性溶出,發揮應有的保健效果。 ● 備註:除了肌膚容易乾燥發癢之外,若常合併有消化不良的情況,可以上述保養茶配方為基礎,增加2錢陳皮一起煮;若帶有一點血虛症狀,如精神乏力、臉色差,則可在上述材料中加入1錢當歸、3錢黃耆、3錢紅棗,增加補氣和養血。

暴瘦50公斤 當心是罕見腎炎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44歲的張先生,原本體重高達134公斤,日前不明原因腰痛、微燒,自行吃藥緩解;不料,體重急速下降,4個月內爆瘦50公斤,他以為自己罹癌,檢查卻未發現腫瘤,經過多次轉診檢查,最後在泌尿科才確診,罹患了罕見的黃色肉芽腎盂腎炎。 張先生說,起初右側腰部偶爾痠痛,以為是扭到腰不以為意,後來有輕微發燒現象,自行買了退燒藥吃,沒想到體重以每個月10公斤速度下降,才驚覺有異,以為自己罹患大腸癌,至大腸直腸外科檢查卻正常,又轉診至新陳代謝科、身心醫學科等,最後在泌尿科才檢查發現,原來是腎結石。 收治這位張先生的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劉英博表示,該男子體重下降的情形遲遲未改善,經由腹部超音波發現,其腎臟腫大至正常人1倍大,原來是腎結石掉入泌尿道導致阻塞,卻因延誤治療變成罕見的黃色肉芽腎盂腎炎,發現時右腎已充滿膿瘍,必須摘除。 劉英博強調,腎結石引發黃色肉芽腎盂腎炎,機率約1%,情形相當罕見,且初期症狀不明顯,只有輕微的腰痛、發燒,等到體重急速下降時病情已很嚴重,提醒民眾有不明原因腰痛及腎結石者,應至醫院定期追蹤檢查。

天冷氣血不循環 痠痛易上身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冬天好冷!只想吃吃喝喝不想動,但長時間不動,又再加上天氣寒冷,很容易讓人血液不循環,進而導致筋骨痠痛。中醫師劉建忠說,透過自我按摩穴位加上食補,除了能夠舒緩不適,又能補氣血,可說是一舉兩得! 中醫師劉建忠表示,中醫認為,經脈貫通上下,溝通內外,是經絡系統中縱行的主幹,因身體的經絡相貫,透過循行將體內的五臟六腑與體外三百多個特定的穴道連結在一起,就能透過按壓穴道來紓解痠痛。要做到補氣血,除了按壓穴位外,最好能搭配中藥食補,例如杜仲、當歸與何首烏都是不錯的選擇。 劉建忠醫師推薦,常按身體五穴位,可促進血液循環,補充氣血。 一、 合谷穴:位在第一、二掌骨之間,兩骨相合(虎口)處,形狀如山谷的地方,所以名為合谷。循行經大腸經與肩膀,所以便秘者與肩頸痠痛者可多按此穴位。 二、 血海穴:位在膝蓋內側(膝窩)處,可幫助血液循環,循行經過脾經,可改善女性經痛與腰軟無力的問題。 三、 足三里:膝蓋下約四指處即為足三里穴,許多人稱之為「強壯穴」,多案可強身健體,循行經胃經,可以改善胃脹氣等腸胃問題。 四、 太衝穴:腳的大拇指和第二指交界處,循行經肝經,對於解尿不順、不乾淨、子宮下垂常有重墜感的女性能夠有效地緩解。 五、 內關穴:手腕橫紋正中央,沿著兩條筋的中間往上約三手指寬處,多按摩此穴位可改善中氣不足,且常按可保養心臟與肝臟,有心定、安神之效。 穴位按摩手法以「掐」、「揉」最為常見。掐,有針灸之效果,是指以針刺或火灸人體穴位來治療疾病;「揉」則是類似推拿,以疏通患者經絡,促使氣血運行,調整五臟六腑的功能,增強人體抗病能力,從而達到治癒病痛的目的。劉建忠醫師說,按摩穴位要掌握「頻率、時間、程度」三原則,建議可早、中、晚按摩,每次十秒,按到有感覺即可。而對於某些「肌痛點」,有些人的反應可能會較為明顯,所以按摩時感到稍痛即可。 劉建忠醫師叮嚀,孕婦在孕期間應避免針灸,但可按摩,按摩時避開至陰穴(在腳的小指頭指甲根旁),此穴位會刺激子宮。而高血壓患者以穩定血壓為優先,避免按壓缺盆穴(鎖骨上窩內,窩凹陷如盆而得名),此穴位會使血壓上升。

國人服便秘藥 比安眠藥多

2015-01-11 記者黃文彥/台北報導 健保署公布前年國人十大用藥排行,其中降糖尿病藥物排第一,一年吃掉超過四億五千萬顆;便秘軟便及消脹氣藥在排行榜中就占了三項。 十大用藥排行中,有四項是三高用藥,治療高血壓的AMLODIPINE一年消耗三億五千萬顆,排行第二名。具軟便及抑制胃酸的氧化鎂,國人一年吃掉三億顆。 治療脹氣與便秘的藥物也多種入榜,顯見飽受腸胃道問題所苦的人不少。其中治療便秘問題的SENNOSIDE,如「便通樂」及「仙塞落」,用量甚至比佐配眠的安眠藥還多。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國人便秘用藥成長快速,二○一一年吃掉一億五千萬顆,到了二○一三年已吞掉一億七千萬顆,兩年成長幅度達一成。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研究員陳尚斌表示,軟便與便秘用藥擠進前十大,反映國人生活習慣改變,包含飲食、壓力、睡眠都可能導致便秘人口增加。 新光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江柏欣表示,便通樂這類藥物可刺激腸道蠕動,門診中便秘是常見疾病,尤其老年及女性族群居多。 膳食纖維不足是造成便秘主因,加上久坐少動,但藥物只治標不治本,有時改善生活習慣,便秘就可不藥痊癒。 雖然常見用藥的消耗量驚人,但價格不高,以氧化鎂為例,一顆零點一元;至於降高血壓的AMLODIPINE一顆約六到八元,雖價格不貴,但因服用人口多,一年還是花掉健保約卅億元。

家庭醫藥箱/抗組織胺治鼻水 頭昏昏

2015-01-11 採訪整理:記者黃玉芳 抗組織胺治鼻水 分享 用途:流鼻水、過敏導致的皮膚搔癢、蕁麻疹 副作用:嗜睡、有時會便秘、想解尿解不出來、口鼻及女性陰道黏膜乾燥 注意事項:吃抗組織胺後,應避免開車、操作精密器械等需專注力的工作。 專家的話:早晚溫差大,不少人一起床猛打噴嚏、鼻水停不了,或是蕁麻疹全身搔癢,這時服用的鼻炎錠等藥物,就是抗組織胺,有些綜合感冒藥為了治療流鼻涕,也會含有抗組織胺。 抗組織胺的副作用不少,例如會使得口鼻黏膜乾燥,但只要多喝水或多吃維他命、維他命C發泡錠等,就可以緩解,一旦停藥後,症狀也會消失。 吃抗組織胺容易昏昏沈沈的,因此如果老人家服用含有抗組織胺成分的藥物,因長輩常有半夜起床上廁所的習慣,要特別小心跌倒。有些人服抗組織胺藥物後,會有光敏感症狀,曬太陽會紅、癢,若發現有這種現象,外出可穿長袖避曬。 為了避免嗜睡,現在推出了新一代抗組織胺,但目前是處方藥,而且要避免跟葡萄柚汁併服。另外要注意的是,有些人因感冒時流鼻水症狀特別嚴重,但如果服用的綜合感冒藥中已經含有抗組織胺成分,再另外服用鼻炎錠,劑量會過高,最好先請教藥師。 很多人會把沒吃完的藥錠留下來,提醒若藥物外觀有變化就不要再服用,拆開包裝後也要記得標明保存期限,超過期限可送到附近藥局回收。 諮詢專家:厚德藥局藥師林信安  採訪整理:記者黃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