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近兩三個月來,各種名目的聚餐,人人頻繁握手寒暄,雖春節將過,不過後頭還等著228連假、春酒等,也讓近兩星期來最為嚴重得諾羅病毒疫情,將持續延燒,台中醫院急診室發出警報,近兩個星期以來,因上吐下瀉就診的人數,比平常暴增了兩成之多,呼籲民眾在連假以及春酒之時,能夠多加註意衛生安全。 諾羅傳染力強 一人中招全家分享 台中醫院急診室主任陳大中指出,急診室主任表示近期在臨床上常發現民眾因感染諾羅病毒腸胃炎而出現不適症狀,諾羅病毒好發於冬季與初春,天氣越冷,病毒的傳染力越強,諾羅為一群核醣核酸病毒(RNA),具有高度的傳播力,常有一人感染,全家中獎的狀況發生,也常引起群聚腹瀉事件,多發生於學校、護理之家及旅遊團等人口聚集的地方。 他解釋,傳染途徑是糞便與口傳染,如吃入被諾羅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飲水、接觸被諾羅病毒污染的排泄物、嘔吐物等物體表面,潛伏期一般為24至48小時,所有年齡都有可能被感染,不同於輪狀病毒大多是感染兒童,民眾不得輕忽。 諾羅無特效藥 僅有輔助療法 陳大中說,諾羅病毒的臨床症狀有噁心、嘔吐、腹絞痛、水樣狀腹瀉、發燒、倦怠、頭痛、肌肉痠痛等,大人病程較短,通常為1~3天,兒童病程較長,通常為3~5天。 治療方法主要是支持性療法,除了多休息外,應該要注意營養、水分、電解質的攝取,以避免脫水,目前無對抗諾羅病毒的特效藥,亦無預防疫苗可施打。 陳大中主任,近期是諾羅病毒傳染力最旺盛的時期,特別是過年時大家常聚集在室內聊天、玩牌等,也會隨手抓花生、瓜子等零食入口,建議這段時間,手部衛生需特別注意,吃東西前及如廁後一定要用肥皂洗手,如果不幸發生上吐下瀉的症狀,嚴重者須趕快到醫院就醫,協助退燒、補充水分及電解質。
過年剩菜 回鍋加熱勿逾兩次
【華人健康網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年菜重覆加熱食用,小心是肥胖隱形殺手!年節滿滿的一桌年夜飯,加上傳統習俗不能吃完,一定要「有春」(台語),象徵來年豐收之意,所以家家戶戶多少都有剩菜剩飯,但年菜回鍋加熱烹調的方式若不正確,還是會造成體重增加,千萬不可小覷。 台灣肥胖症衛教防治學會常務理事暨減重專科醫師劉伯恩指出,逢年過節的日子,家裡不可免俗必有大量魚肉等祭品,一般吃不完時又怕浪費,婆婆媽媽們習慣反覆料理這些「菜尾」,但營養一點一滴流失,且重複加熱的結果,有愈吃愈鹹、過油危機。 年菜重鹹過油 小心肥胖上身 有1位40多歲的宋太太,因為愛漂亮,很重視自己的身材,所以平時的飲食都很注意,她會下載APP來計算和控制自己的飲食量,每1天、每1餐都不會超出範圍,多年來,身材一直都保持得不錯。 但是只要過年回南部婆家過節,短短幾天的時間,體重就可以驟升2至3公斤,每逢年假結束,回到自己的家,站在體重機上,她幾乎要崩潰,直喊「怎麼會這樣?」經細問之後才發現,原來是年節期間,將剩菜反覆加熱食用,使體重快速增加所致。 剩菜反覆加熱 烹調錯誤易造成肥胖 劉伯恩醫師強調,導致宋太太肥胖的原因,重點不在於吃下去的熱量,而在於烹調方式。因為食物經過多次烹煮後,水份會喪失,鹹度會增加,GI值(升糖指數)也跟著提高,一旦GI值提高,密度變低,飢餓感就會增加,即使吃下去食物的份量和熱量都不高,但因密度和GI值改變的緣故,會讓肥胖風險再度升高。 還有值得注意的是,一再加熱剩菜剩飯,經由腸胃道代謝後,會產生硝酸鹽及亞硝酸鹽,都會在腸胃道中合成亞硝胺。亞硝胺會破壞人體的血色素,若大量吸收,恐有中毒的風險,這種情形,正代表食物已經不新鮮了。建議婆婆媽媽們,年菜中的湯自冰箱拿出時,可先行撈掉上層浮油再加熱,避免油脂過多。 《年節回鍋菜 烹調小撇步》 1.將水煮雞切塊調味或以白切、燉煮方式料理,如白斬雞、三杯雞、四物雞湯、苦瓜雞湯、竹笙雞湯等,或撕成絲做涼拌菜,加入小黃瓜、紅蘿蔔絲或白木耳,不但美味,可以獲得纖維質及其他營養素。 2.豬肉去油去皮再料理,可作蒜泥肉片、回鍋肉片,或切絲炒菜、煮粥,至於應景臘肉最好蒸熟後切片食用,或加入蔬菜拌炒。 3.若要避免魚類過多油脂,可將魚取肉切成片狀煮湯。 4.年糕本身熱量已經很高,最好避免油炸,可加入枸杞及白木耳,煮養生甜湯或烤熟後,沾調味粉食用。 【醫師小叮嚀】: 處理過年剩菜,不要重複加熱;尿酸過高者,應避免少喝高湯或燉肉湯,以免引發嚴重痛風發作;有慢性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高血壓患者,更要注意不要攝取太鹹或過於油的菜餚。 更多健康新聞:假期越長體重越重!熱量遞減拒吃肥收假胖一圈 減重管理4招全攻略
吃糕餅當心 高血糖恐傷胰臟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年糕、蘿蔔糕、芋頭糕、發糕、桂花糕、千層糕、馬蹄糕等,這些糕點代表步步高昇、好彩頭、發財等吉祥意涵,是過年常見的點心。但健康專家提醒,糕點都是由澱粉製成,吃太多會引起血糖升高,增加胰臟負擔,建議民眾淺嚐即可,糖尿病患者最好少吃。 台灣健康促進基金會董事長劉輝雄表示,由澱粉製成的各式糕點,是過年常見的小點心,但吃下肚會引起血糖升高,為了平衡血糖濃度,胰臟必須分泌大量胰島素,造成「上沖下洗」,反而傷害血管內膜細胞,容易引起動脈硬化,更會增加胰臟負擔,導致胰臟疲勞。 劉輝雄指出,正常情況下,胰臟負責製造胰島素,幫助吃下肚的澱粉類食物轉變成葡萄糖,葡萄糖可進入細胞,提供熱能;若食用大量澱粉,胰臟必須分泌更多胰島素,長期下來可能導致胰臟分泌功能失調,無法產生足夠的胰島素或產生胰島素阻抗性,造成血糖濃度升高,就會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預購台彩春節大紅包(1) (圖) Close Previous image Next image 「病從口入!」劉輝雄強調,飲食習慣攸關身體健康,不要小看日常飲食,建議多吃蔬菜、水果,少肉類、澱粉及加工製品類,配合規律的運動習慣,才能擁有健康的身體。
幼兒在家易誤食 家長要慎防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即將過年,各級學校都在放寒假,家長可得要注意孩子在家的安全,以免不幸發生!臺中慈濟醫院小兒科醫師吳漢屏即指出,統計近七年中部兩家醫學中心、區域醫院的急診室資料顯示,農曆春節是幼兒意外誤食造成中毒的高峰期,前三名分別是藥品、清潔劑和農藥。 幼兒最容易誤食的東西是顏色鮮豔的藥丸,常被當作糖果而吃下肚,包括長輩服用的鎮靜類安眠藥、抗抽搐藥、降血糖及高血壓用藥等。吳漢屏表示,誤吞藥物產生的中毒症狀,嚴重性超過清潔劑,必須依照中毒屬性的不同,而進行洗胃、投予活性碳吸收毒物,甚至洗腎,嚴重者需要住進加護病房。 另外,誤食藥物的處置和數量、種類、服用時間息息相關,吳漢屏說,例如吃下肚多久之後不可洗胃、誤食多久之內可給活性碳等;因此,家長應盡可能提供吃下肚的份量和時間,有助於治療。 在幼兒誤食排行榜第二名的清潔劑,常常在過年前夕大掃除時發生,包括浴室洗潔精、玻璃清潔劑、洗廁劑、洗髮精、沐浴乳、漂白水等衛浴清潔用品等,若使用後沒有妥善收納,很容易被小朋友取得並誤食。 至於排行第三名的農藥,則常發生在中南部務農地區,因為務農需要而將農藥放置家中,如除蟲菊、有機磷、滅鼠藥等農藥,過去就曾有小朋友誤食農藥,造成死亡的案例,需特別小心。 吳漢屏表示,若是不小心誤食到鹽酸類或是包粽子用的鹼水,這些屬於腐蝕性的液體,千萬不要擅自餵食牛奶或開水,企圖稀釋毒性或酸鹼中和,都是錯誤的做法。幼兒誤食的狀況可大可小,後果嚴重的可能遺憾一生,再次提醒家長,應將清潔劑、藥品、工業農業用品等,擺放到小朋友無法觸碰的地方,較為安全。
防霾害侵擾 飲食調整增免疫
氣團來襲,除了氣溫驟降,挾帶而來的霾害汙染物,更讓許多人出現鼻塞、咳嗽等不適症狀,影響日常生活!【華人健康網記者洪毓琪/台北報導】別讓健康因霾害亮紅燈!大陸冷氣團來襲,除了氣溫驟降,挾帶而來的霾害汙染物,更讓許多人出現鼻塞、咳嗽等不適症狀,影響日常生活!專家表示,想要擺脫霾害侵擾,除了配戴口罩減少接觸外,不妨從調整飲食習慣,適度補充有助抗氧化的營養素,來提升免疫力、遠離霾害威脅! 新北市藥師公會生技委員會主委趙順榮藥師表示,所謂的「霾」,指的是懸浮於空氣中的塵埃或微浮顆粒。當懸浮塵埃過多,造成能見度受影響、影響人體時,就會被稱之為「霾害」。 而人體若長時間處於霾害環境中,吸入過多懸浮粒子,不僅容易引起人體免疫系統劇烈反應,出現眼睛、呼吸道、皮膚及心血管等問題,引發氣喘、過敏性鼻炎、咳嗽、打噴嚏等不適現象;嚴重甚至可能影響睡眠品質,導致患者感到疲勞、適睡,嚴重干擾日常生活。 不怕霾害侵擾!5大營養素強化免疫 其實,想要對付霾害的侵擾,除了配戴口罩隔離污濁空氣的消極方式外,透過日常飲食、生活細節的調整,使人體機能維持在最佳狀態,藉此增強體質、提高自身免疫力,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 不僅在飲食上要多加留意,適量增加新鮮蔬果,以及豆類製品、雞蛋、牛奶等優質蛋白質的攝取,以白開水取代飲料外,不妨可適度補充會在體內形成抗氧網路的維生素C、維生素E、輔酵素Q10、硫辛酸及穀胱甘肽5種人體本就存在的抗氧化物,來支撐、強化整個免疫系統,為身體打下良好的免疫基礎,自然不怕霾害襲擊! 營養素1/維生素C: 維生素C不僅能參與體內氧化還原反應,更有促進膠原蛋白吸收、形成,維持結締組織、骨骼生長、促進鐵質吸收的作用。 補充方式: 漿果、柑橘類、蘆筍、酪梨、綠花椰菜、甜椒等蔬果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 營養素2/維生素E: 維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適度補充有助維持細胞膜的完整性,及皮膚、血球細胞的健康。 補充方式: 適度食用全麥穀類、深色葉菜類、核果及種子、豆科植物、牛奶、番薯等食物,都有助補充維生素E。 營養素3/輔酵素Q10: 輔酵素Q10是一種極易氧化、類似脂溶性維他命的抗氧化劑,存在於人體細胞內粒線體內膜上,除了能人體生理機能運作所需的能量外,也有抑制自由基產生、減少自由基對粒線體傷害的效果。 補充方式: 輔酵素Q10以大豆油、菜子油、沙丁魚等含量較高,而牛肉、黃豆粉、花生、豬肉、烏賊、雞蛋也都含有天然的Q10成分存在。 營養素4/硫辛酸: 硫辛酸又有「萬能抗氧化劑」之稱,是存在於人體粒線體的一種酵素,具有消除加速老化與致病的自由基的作用。 補充方式: 食用馬鈴薯、深色蔬果(菠菜、青花菜、番茄)、糙米、蛋黃等食物皆有助攝取。 營養素5/穀胱甘肽: 穀胱甘肽是存在於人體細胞中的抗氧化劑之一,有保護DNA免於氧化的效果。 補充方式: 酪梨、番茄、花椰菜、蘆筍、洋蔥、馬鈴薯等蔬果中皆含有穀胱甘肽。 【專家小叮嚀】: 趙順榮藥師提醒,除了平常做好自我保健外,霾害警報期間,更應盡可能減少戶外活動時間,外出時配戴口罩。若不慎出現鼻塞、流鼻水、久咳不止、打噴嚏等不適症狀,且影響睡眠及日常生活進行時,則應盡速尋求相關醫師協助。 更多健康新聞:大掃除鼻水停不住 控制塵蟎有撇步對塵蟎過敏 異位性皮膚炎兒難入睡
春節期間 北市設類流感門診
(中央社記者黃麗芸台北14日電)因應流感疫情及春節流感高峰期,台北市衛生局今天表示,北市14家醫院於春節期間將開設類流感特別門診,提供民眾醫療服務 衛生局表示,台灣已進入流感高峰期,上週新增14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另新增1例死亡個案,今年截至2月8日共累計45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3例死亡,均為H3N2感染。 為因應流感疫情及春節期間流感流行高峰期,衛生局說,已協調台北市14家醫院於春節期間開設類流感特別門診,共169診次,提供民眾醫療服務。 衛生局表示,若民眾出現類流感徵兆者,請儘速就醫並遵從醫囑治療,以降低流感併發重症機率。 依據台北市政府統計去年7月至今年2月11日止,台北市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共21例,以A型H3流感病毒為主,其中65歲以上長者共13例、佔62%。 衛生局指出,今年1月19日至2月11日止,近4週類流感急診就診率分別為11.18%、10.34%、10.64%及10.67%,均高於全國的9.88%、9.97%、10.13%和10.02%。 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顯示,目前國內社區流行病毒主要為流感病毒,1月17日至1月23日的社區流感病毒陽性率約22.5%,以H3N2型為主;另外,腺病毒陽性率約16.0%居次。 同時,上週全國類流感門急診病例百分比與前1週持平,但流感住院人數仍持續上升,肺炎或流感死亡人數自去年12月也開始上升。1040214
無鹽飲食 高血壓病患昏迷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13日電)控制血壓完全不吃鹽巴,反而會低血鈉引發昏迷、高血壓、心臟病,國內醫界收治這類案例,今天建議患者應低鹽飲食,每天5克食鹽近1茶匙。 心臟醫學界今天公布「2015年台灣高血壓治療指引」,擔任撰寫委員會主席、台北榮總新藥臨床試驗中心主任江晨恩,有個70多歲的長者半年來一粒鹽巴都沒吃,就診時頭昏、意識不清明,家屬以為是高血壓發作,檢查卻發現血鈉值不到正常值140(mmol/l),在回復正常飲食之後,這些症狀都消失。 無獨有獨,台大醫院也收治一名老婦,3、4年來飲食清淡寡味到不加鹽、不用醬油,導致老婦急診就醫時,嚴重低血鈉,數值低於120,全身癱軟陷入昏迷,對外界刺激毫無反應,彷彿植物人。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指出,對於高血壓患的飲食建議是低鹽,有的病患因為重口味、食用加工食品,一不小心就鈉鹽吃過量;另一個極端的是完全拒鹽,這就矯枉過正。 江晨恩說,新版治療指引中建議民眾每天應攝取約2至4克的鈉,以防低血鈉症,民眾可用6克食鹽約1茶匙為參考基準。 國外研究證實,每天攝取鈉少於2克,大幅提高心肌梗塞、死亡的風險,台大醫院在金山地區長達15年的追蹤研究,如果每天鈉攝取量低於2.3克,反而容易罹患高血壓。104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