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辩证认为,生姜可以缓解 「寒」证型便祕。(图片/华人健康网资料照片)【华人健康网记者张世杰/台北报导】多吃蔬果容易便祕?中医师指出,便祕与体质有密切关联,但许多人不知 「寒」证型便祕,若吃太多蔬果反而更加恶化,建议平日可多摄取生姜、咖理,或是热敷肚脐缓解;但若是「热」证型便祕,即表示有「上火」征兆,则可多喝水,或多吃水果,以补充体内水分的不足,防止便祕出现。 奇美医学中心中医部主治医师钟玄夫指出,许多人不清楚正常排便定义是什么。对中医来说,正常排便应是每日1次、完整成条状且解便快速容易、解后干净;所以只要超过1日以上才解便,或者解便不易,或者解后有排不干净的感觉,那么无论排便是软、是硬,都算是便祕。 便祕≠上火 寒热有差异 想到便祕,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吃更多的蔬果,原因不外乎是蔬果含大量的纤维素,可以帮助肠胃蠕动;又或者想到,便祕即是上火,多喝水或多吃水果这类补充大量水分的食物,就能改善;可是,却有人吃了大量蔬果也没效,甚至愈吃愈便祕,苦恼不已。 基本上,中医把便祕分成很多类型,简单来分,就是动能和阴液二者的平衡,也就是「阳」与「阴」的平衡,用较通俗的话语来说,就是「寒」与「热」的平衡:便祕不只上火、缺水的「热」证,还有动能不足的「寒」证。 便祕看体质 从粪便看热寒体质 那么,要如何区分「热」证便祕和「寒」证便祕呢?钟玄夫中医师强调,可以简单从大便的形态来看。如果大便干硬、粗大或是更严重的一颗颗小球,这才是俗称的「秘结」,结成一颗颗的小球,这种是「热」证便祕,也就是阴液不足所造成。 但如果大便软软散散不成形、或是大便很黏而解不干净—不论是黏在马桶上或肛门口—这种便祕就属于「寒」证便祕,也就是动能不足的「肠子没力」所形成;还有一种情形是解便一开始是硬的一二颗,但后面却是软软散散的,上完厕所仍觉得还没有解干净,这种也是「寒」证便祕。 防便祕小撇步 吃蔬果看热寒 中医辩证认为,「热」证便祕与阴液不足有关,包括水分、纤维素、油脂、血液等,其中蔬果正是水加纤维质的最佳来源,所以「热」证便祕可以多吃蔬果,但是千万要记得,纤维质虽然可以松软大便,就像干裂的土地先用耙子耙松一样,还需浇水才能软化干土,也就是大量吃纤维质必须配上充足的水分,才能真正软化大便,否则单单补充纤维素,大便仍然不易推动。 而「寒」证便祕因动能不足,无力推动肠道,造成肠胃蠕动不良,给予大量阴液,反而造成推动的负担,便祕将因而恶化,也就是说,「寒」证便祕若吃太多蔬果,便祕反而可能更加恶化,所以「寒」证便祕不可以吃太多蔬菜,水果更要少吃。 【中医师提醒】:所有冰冷的饮食都会加重「寒」的情形,因此要忌食所有冰冰凉凉的食物,否则会使肠胃蠕动更加不良,如此一来,大便不畅的情况就会越来越糟;反过来说,「肠子没力」的便祕反而应该多吃点温性的东西,比如姜、胡椒、咖哩等辛香料,并多热敷并按摩腹部,都有助于缓解这类型的便祕。
医药新闻
传有人染禽流感 疾管署澄清
新头壳newtalk2015.01.26 翁嫆琄/台北报导 禽流感疫情持续延烧,目前外界最担忧的即为病毒是否有可能禽传人,疾管署副署长庄人祥今(26)日出席防检局会议时指出,目前没有防疫人员感染禽流感,且已确定新型H5N2、H5N3、H5N8都不会禽传人。 庄人祥指出,疾管署目前针对曾接触病禽禽场的防疫人员、工作人员都进行健康监测,列管人数已高达3075人,其中有40人出现发烧、咳嗽等类流感症状,但采检了症状较明显的29人后,仅1人证实感染了季节性流感,其他28人都只是一般感冒。 至于外传有防疫人员感染禽流感,庄人祥则澄清并无此事。他强调,全球至今仍未传出有H5N2、H5N8、H5N3禽传人病例,且畜卫所提供的3种病毒基因序列,经过疾管署比对,已确定不会禽传人。 不过,疾管署也说,病毒不断在演化,难以预测,疾管署会持续监测,而民众在食用鸡、鸭、鹅及蛋类食品时,一定要煮熟再食用,料理时也必须清洗干净,以确保民众健康安全。 农试所植物专家与技工们被派到云林县沿海扑杀鹅,才知种鹅重到连1只都提不起来,而且会打人嘴巴!(周丽兰摄) Close Previous image Next image
「不便」乱浣肠 停药更「不便」
2015-01-25 10:02:49 联合晚报 采访整理:黄玉芳 泻剂、甘油球 记者郑超文/摄影 分享 泻剂、甘油球 用途:缓解便秘、排便不顺 注意事项: 1.便秘建议先选择膨胀型泻剂、再用 甘油球,便秘太严重才用刺激性泻剂 。 2.洗肾、心脏病患者不建议使用泻剂,应改用软便剂较安全。 专家的话:冬天少运动、吃太多燥热食物、睡眠不足都可能引起便秘;或是有些老人肠道蠕动变慢、减肥者进食量太少,也会造成排便不顺。 要借由药物暂时缓解便秘,可先选择「膨胀型泻剂」,成分为纤维素、车前子等,吸水后会膨胀,可增加粪便的体积量,让肠子蠕动;但服用膨胀型泻剂后,需要大量喝水,不然药物会吸收肠子内的水份,反而会加重便秘的现象。 另一种常用的泻剂是甘油球,从肛门插入一下子就会产生便意,效果较快,但要小心使用,以免使得肛门口受伤,使用后稍微忍耐一下再上厕所,解便更干净;但肠道如果常以甘油球刺激,渐渐会失去自己排便的功能,因此也不能太依赖甘油球。 最后则可以利用含番泻叶等成分的刺激性泻剂,常用药如「秘可舒」,可刺激肠胃蠕动。但肠胃很「精明」,如果常用药物,一旦不吃药就不会蠕动,因此不能依赖用药解决便秘,也不能自己任意加量;同时这类刺激性泻剂,服用后易导致肚子绞痛。 这些药物主要是暂时缓解便秘,日常生活还是得从多喝水、多运动、多摄取纤维质等方面着手,药物绝非治本之道。 咨询药师:佑您康联合药局药师李丽芬
草莓惹人爱 挑选清洗各有招
草莓的好处比想像中更多!草莓酸甜可口、香气浓郁,可鲜食,又能加工制成各种美味食品,如果汁、果酱、果酒等,但除此之外,草莓的丰富营养素,更有保健肠道、预防感冒、降低泌尿道感染等养生保健的作用。正值草莓盛产,此时不吃,更待何 …【华人健康网记者骆慧雯/台北报导】冬日暖阳笼罩,适合全家外出踏青、采草莓,但许多人兴奋地走进广阔的草莓园后,脑中迸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怎么挑选?」,回家后更纳闷清洗和保存方法。其实,安心吃草莓的方法很简单,就让营养师来解答吧! 草莓富含维生素C、果酸、膳食纤维和果胶,以及铁、磷、钙等矿物质,营养价值丰富,有助于肠胃道消化和养颜美容;此外,浓郁的香甜气味和酸甜滋味,向来受到大小朋友的喜爱。不过,多数人只知道草莓娇美又好吃,却不了解如何选购和清洗。 《挑选3秘诀:果红、叶绿、表皮无损伤》 苗栗大千综合医院营养师黄世男表示,挑选草莓时可从外观着手,选择颜色鲜红、蒂头叶片鲜绿、表皮籽分布平均且无损伤腐烂者尤佳。若是外表白色的部分过多或带青色,都表示尚未成熟,不宜购买。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仁爱院区中医科主治医师周宗翰则建议,尽量少买畸形草莓。正常生长的草莓外观呈心形,但有些草莓色鲜个大,颗粒上有畸形凸起,咬开后有酸涩感。这种畸形莓往往是在种植过程中滥用生长激素造成的,虽然目前还没有办法证实长期服用是否对人体有害,但还是建议孕妇和儿童减少食用畸形莓。 除此之外,草莓的水分含量多、表皮薄,容易受到机械性伤害或微生物侵入而腐烂变质,建议不宜一次购买太多,毕竟越新鲜的草莓越好吃,营养价值也越高。 《清洗2重点:连蒂用水冲、不浸泡盐水》 黄世男营养师表示,由于草莓表面并非完全光滑而是有凹凸,容易农药残留,因此建议清洗干净之后再食用,而且在清洗草莓时千万不要将蒂头叶片先拔除,可以避免附着在草莓上的杂质和农药在清洗过程中从蒂头处渗入。 正确的清洗草莓方式是先轻轻的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去除蒂头,若是要清洗得更干净,可以使用软毛牙刷配合清水,轻柔地刷洗表面。 更重要的是,不要使用盐水浸泡杀菌,因为在浸泡过程中可能会因草莓内外浓度的关系造成渗透压增加,反而使农药更容易渗入草莓。 《保存1撇步:不碰水密封冷藏》 娇贵的草莓碰到水就很容易烂掉,不易保存。黄世男营养师建议,草莓最好是要吃之前再清洗就好,平时买回来若是没有马上要吃,可以用纸巾或卫生纸铺在盘子下面,放上草莓,再用保鲜膜或密封袋封起来。 草莓适合存放在10℃以下、0℃以上的冷藏冰箱里,只要不碰到水又密封得好,约可以放3至4天,若是草莓本身品质很好,还可以放到5天左右。若是真要保存更久一点,则建议用急速冷冻的方式,将之做成冰草莓保存。
草莓促减重 多吃补充熊果素
【华人健康网记者骆慧雯/台北报导】草莓季报到,无论是大人或小孩,都难以拒绝这娇艳欲滴、甜中带酸的好果子,除此之外,多数人不知道的是它还有帮助减重的意外功能!营养师表示,草莓成分中的熊果素,能刺激棕色脂肪分泌瘦体素,促进新陈代谢,每天吃16小颗也能悄悄提升瘦身效果。 苗栗大千综合医院营养师黄世男表示,草莓营养丰富,除了含有果糖、蔗糖、柠檬酸、苹果酸、水杨酸、胺基酸以及铁、磷、钙等矿物质,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含量非常丰富,每100克草莓中就含有60毫克的维生素C,抗氧化能力强,可辅助减重。另外,草莓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果胶,可以帮助肠胃道消化。 补充熊果素 燃烧白色脂肪更给力 特别的是,草莓成分中所含的丰富熊果素,近年来也被发现有帮助脂肪燃烧的作用。根据美国爱荷华大学研究团队发现,熊果素可以增加肌肉及棕色脂肪量,而棕色脂肪会分泌受体素,促进新陈代谢,且促使身体燃烧白色脂肪以达到减重效果。 黄世男营养师进一步说明,人体的脂肪分为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白色脂肪是深层脂肪,适度累积可做为人体的能量备份储存,在人体能量无法供应身体运作所需时,自动分解产生热能以维持身体活动。但若白色脂肪累积过多,就会导致肥胖。 棕色脂肪则会分泌瘦体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抑制食欲、帮助白色脂肪燃烧的作用,适度增加棕色脂肪,有助提升减重的效果。 草莓助减重!每天160克别过量 黄世男营养师表示,虽然草莓成分的熊果素有助增加棕色脂肪组织的量,进而帮助减重,但过量摄取也会造成热量和脂肪堆积,建议在每天2至3份的水果建议量中,其中1份选择草莓就好,每份约160公克,相当于16颗小草莓。吃的方法可清洗后直接食用,或与凤梨、优格、鲜奶等食材做搭配,变化风味。 《草莓优格沙拉》(6人份) ● 材料:草莓20颗、市售液状优格1杯、凤梨半颗、白醋1/3杯、葡萄1串、炼乳1/3杯、芭乐1颗。 ● 做法: 1. 将草莓洗净、去蒂头,每颗4等分,备用。 2. 凤梨削皮切丁;葡萄切半、去籽;芭乐去籽、切丁。备用。 3. 将优格、白醋、炼乳搅拌均匀,即为沙拉酱汁。 4. 将所有水果放在浅盘上,淋上沙拉酱汁便完成。 【小叮咛】 黄世男营养师提醒,吃草莓虽有助于减重,但想要成功减重,规律运动、减少热量摄取和六大类食物均衡饮食仍是不二法门,以免单一食物减重而导致身体严重营养缺乏,产生无法挽回的疾病。此外,草莓的草酸钙含量较多,有尿道结石困扰的民众,也不宜食用。
年菜卤味飘香 挑酱油有学问
【华人健康网记者洪毓琪/台北报导】年关将近,婆婆妈妈们无不摩拳擦掌,端出拿手绝活、大展厨艺,为年夜菜做准备,其中又以倒入咸香酱油、慢火熬煮,卤得香味四溢、色泽迷人的东坡肉、笋丝蹄膀最受国人喜爱。但提醒您,若挑错酱油,吃下过多「单氯丙二醇」,可能致癌,不可不慎! 挑酱油有学问!「单氯丙二醇」伤肝肾 酱油是家家户户料理不可或缺的重要调料,传统纯酿酱油必须将黑豆(或黄豆、小麦)和食盐放入大型密闭容器中,加入种曲使其发酵,并严格控管培曲的温度,为维持25至30℃的理想发酵温度,酿制过程夏天需吹风、冬天需盖被,细心呵护4到6个月才能成就一滴滴美味的酱油。 传统纯酿酱油的过程繁琐、耗时,所需人力和成本更是惊人,难以应付庞大的市场需求量。许多业者为节省成本与时间,选择在制作过程中加入盐酸,让豆类中的蛋白质快速水解成氨基酸,再进行碱中和的取巧方式,省略豆类自然发酵的过程,使酱油的整个制程缩短至3到7天,比传统工法制成的纯酿酱油4到6个月快速许多。 但以此方式制成的化学酱油却有其潜在的风险存在,由于盐酸与豆类蛋白水解、快速发酵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对人体有害的「单氯丙二醇」。若厂商未加以留意、去除,很容易就使「单氯丙二醇」超出国内法规规定酱油类限制含量0.4 ppm以内的标准。根据国外研究显示,若「单氯丙二醇」摄取过量,不仅容易对肝、肾、呼吸系统造成伤害,还会提升男性不孕、女性罹患乳癌的风险。 纯酿酱油这样挑!4技巧轻松辨别 在化学酱油可能有致癌物「单氯丙二醇」超标疑虑的情况下,许多婆妈会选择不含人工添加物的天然纯酿酱油,因此让纯酿酱油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甚至有不肖业者试图鱼目混珠,以高价贩售非纯酿的劣质酱油。 不过,无论是化学、纯酿酱油,看起来都黑压压,光看颜色实在难以分辨,究竟有什么方式,能帮助消费者有效区分呢?其实,想要辨别酱油纯酿与否,没有想像的困难,不妨参考《食物安全就要这样吃》一书中,所提供的「摇、闻、看、查」4个小技巧,来辅助判别: 技巧1/摇晃: 将酱油用力摇晃,会产生细微的泡沫,如果泡沫细、维持时间久,表示酿造的时间够长,维持的浓度够高。 技巧2/味道: 好的酱油尝起来有天然的豆香味,且味道鲜美、回甘。 技巧3/黏性: 取一干净素色的碟盘,倒入酱油,再将碟盘慢慢倾斜,好的酱油会慢慢扩散,而品质差的酱油则会突然扩散或不易扩散。 技巧4/成分: 至于酱油等级、好坏的区分标准,则在于总氮量多寡。以黑豆酱油甲级品来说,当中总氮含量标准为每100毫升含氮量应达1.2公克;顶级的黑豆酱油标准则须高达1.7公克以上。因此,从成分标示中的总氮量多寡,来挑选酱油也是婆妈们必学的技巧之一。 【小叮咛】: 另外,要提醒的是,由于酱油钠含量、氮含量较高,对于有肾脏功能异常、需洗肾治疗的患者应谨慎食用,以避免体内电解质失衡、蛋白质代谢异常的情况发生,使症状更为恶化。
吃药不配水!一觉醒来竟食道溃疡
2015-01-23 09:32:15 华人健康网 华人健康网 吃药别忘了至少配水200c.c.!1名男高中生睡前服用治疗青春痘的药物时,仅喝2口水就直接睡觉,没想到半夜突然感觉胸闷,一早醒来吃早餐时更是痛得吃不下饭, 连喝水都觉得很痛,就医才发现是因服药方式不当所引起的食道溃疡! 预防药物引起的食道溃疡,服药时应至少配水200c.c.,且服药后避免立刻躺下,需保持站姿或坐姿。图为服药的模拟画面。 分享 中国医药大学儿童医院儿童胃肠科主任陈安琪表示,最常引起食道溃疡的药物就是四环霉素或它的衍生物,因其具极酸性,常被制成胶囊状,希望它到肠胃里才被释放,减少服用后的不适。但比起锭状,胶囊更容易卡在食道,黏着在食道壁上,造成大量的酸性药粉直接和不耐酸的食道黏膜接触,进而引起发炎、溃疡,严重者甚至穿孔破裂,导致死亡。 而这名高中生服用的胶囊状治痘药,成分刚好就是四环霉素或它的衍生物,加上服药时只喝了一点水,服完药后又马上躺下,导致胶囊卡在食道里,药物在中性的食道里释放后,使食道被酸蚀而产生溃疡。 安全服药:配水200c.c.+服药后不躺下 陈安琪医师表示,药物引起的食道溃痬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而最重要的2件事就是:服药时要配大量开水,最好是200c.c.以上;吃药后30分钟内要维持直立的姿势,尽量站着或坐着,不要马上躺下。若是服药后感觉胸闷胸痛或是吞咽疼痛,就该怀疑是否有食道溃疡,尽快就医检查。 食道溃疡只须以胃镜检查就能快速诊断,服用一些胃药后,症状也能在几天内改善。只是严重的溃疡仍有危险性,也可能留下后遗症,医学文献曾有食道溃疡引起大出血或食道穿孔的重症个案,另有些个案会留下食道狭窄的后遗症。 【更多精采内容,详见「华人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