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活健康网记者谈雍雍/综合报导)导致视力不良的因素,除了先天性的视网膜病变,最常见的就是近视、弱视及斜视,许多家长都担心自己的宝贝成为弱视儿,眼科医师提醒家长,平时应加强幼儿的视力保健、定期进行视力检查,若孩子出现眼睛外观、经常瞇眼或侧着头看东西等问题症兆,应把握治疗黄金期,尽速就诊。 视觉不协调影响大 易跌倒、难专注 南投医院眼科何建贤医师表示,其实人类的视力发育,并非一生下来就能拥有如大人般1.0之视力,必须借由有清晰之影像落在视网膜上,视力才能渐渐发育。在0至6岁之间,幼儿的视力不断发育成长,在这段过程中倘若发生重大眼疾,导致视线模糊或双眼不协调,那么视觉功能的发育将会受到影响,也就形成所谓的弱视。 因此,何建贤医师提醒,当发现幼儿有以下9征兆时,可能是视力不良的现象,请带给眼科医师做进一步的检查, 才不至延误治疗时机:1)眼睛外观异常,眼位不正,眼皮下垂,两眼瞳孔大小不等或异常反光。2)用手指或物品在宝宝眼前逗引时,不会注视手指或物品。3)经常瞇眼或侧着头看东西。4)对物体抓不准距离感,易跌倒。5)眼睛会怕光、流眼泪、常眨眼、揉眼睛或长期眼红。6)强光下会闭一只眼。7)阅读时常看错行或小学二年级后,看书写字时仍有相反或倒置的现象。8)不喜欢用眼专注的工作或视力专注后,易感浮燥不安、易怒或常抱怨头痛、恶心。9)心不在焉,常做白日梦,行动笨拙,眼和手的协调能力较差。 把握7岁前 矫正训练黄金期 正常的视力发育过程大约在5至7岁时视力会达到1.0左右。若在此时无法达到正常视力必须尽快查明原因,否则容易形成无法弥补的缺撼。弱视儿童在此阶段加强训练尚有补救机会,所以在幼稚园小班以后我们鼓励父母至少到眼科做一次正式的检查。
医药新闻
无形杀手霾害 肺癌风险大增
(优活健康网记者谈雍雍/综合报导)空污问题不可不慎,因为霾害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以细悬浮微粒PM2.5来说,除了会影响能见度,还会损害人体健康。且PM2.5引发肺癌风险更胜二手菸,乃因PM2.5易附着戴奥辛、多环芳香烃以及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嘉义市PM2.5空污飙高 5招来防护 PM2.5是指空气污染中一种粒径≦2.5μm的细悬浮微粒,是引发肺疾病、心血管等疾病之危险因子,而依据行政院环境保护署空污品质监测网资料显示,嘉义市PM2.5浓度高达「极危险」等级,因此卫生局吁请民众加强5招防护减少暴露危险: 第1招/减少外出 第2招/外出应戴上口罩 第3招/室内适当关闭窗户 第4招/由室外进入室内时加强洗手、洗脸、清洁鼻腔等卫生防护 第5招/减少室外运动型态,以做好自我保护;另有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或是过敏族群更要小心。 PM2.5引发肺癌风险更胜二手菸,由于PM2.5易附着戴奥辛、多环芳香烃以及重金属等有毒物质,长期吸入会引起过敏、气喘、肺气肿、肺癌、心血管疾病、肝癌、血液疾病等,甚至会增加洗肾患者死亡的风险,尤其儿童、老人、心血管疾病患者、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糖尿病、肥胖、孕妇等皆是易受PM2.5影响危险族群。
哺乳常呕吐?双侧疝气作怪
健康小百科(中央社记者管瑞平苗栗县21日电)苗栗一名新生儿在哺乳时常常呕吐,检查发现是双侧疝气,经手术治疗恢复良好。医师提醒家长注意婴幼儿疝气问题,延迟就医恐有致命危机。 苗栗市大千医院外科主任冯启彦指出,这名新生儿出生时体重只有1900公克,每次哺乳时总是常常呕吐,无法顺利喂食,经检查发现,原来宝宝有双侧疝气,只要一哭闹,肠子即下滑到阴囊造成箝塞,也就是所谓的「疝气」;经手术治疗后,进食良好也顺利恢复。 医师表示,造成疝气的原因,主要是新生儿先天性腹壁有破洞,当哭闹、便秘或咳嗽时,容易产生腹压,小肠或其他内脏器官就容易卡在腹壁破洞,甚至掉落出腹腔,引发肠阻塞,导致肚子疼痛、呕吐甚至排泄出血便。 医师指出,尤其早产儿发育不完全,发生疝气的机率更高,偏偏婴幼儿不会表达,只能以哭闹来反映不舒服,对腹部产生更大压力,让内脏器官卡得更厉害,家长若未及时发现而误就医检查时机,后果不堪设想。 冯启彦说,有家长担心婴幼儿年纪小,希望长大一点再进行疝气治疗,但疝气拖太久,将造成阻塞严重,肠道血液供应不良而缺血,将导致肠坏死,引发腹膜炎、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冯启彦建议家长,帮婴幼儿洗澡、换尿布时,可以留意腹股沟的位置是否有不对称或肿块等异状,如果宝宝喝奶时容易呕吐、便秘或腹胀,应及早就医治疗。1040321
4种大便型态 肠道健康出状况
(中央社记者龙珮宁台北20日电)生活压力、饮食不正常会影响肠道健康。医师指出,如果大便呈「半膏状软便」、「硬块状」、「泥状」或是「圆滚状」,都是不健康的警讯。最好的大便应是香蕉状、金黄色且无臭。 台湾肠癌病友协会理事长、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外科部副部长王辉明说,大肠癌连续6年都是癌症发生率榜首,可称得上是「癌症之王」,对国人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 王辉明说,台湾平均每37.3分钟就有1人罹癌,「排便」是肠道最主要排毒机制,若囤积太多宿便在肠道内,可能使坏菌在体内持续发酵,产生各种有毒气体与致癌物质,长期累积癌症也找上门。 王辉明说,许多人排便后,习惯直接把便便冲掉,错失检视肠道健康时机,建议冲水前先观察粪便形状、颜色、气味等。健康肠道的大便颜色要呈金黄色、形状要像香蕉、2-3条数量、无异味,若大便会臭则代表毒素没排出、大便要半浮半沉较好、排便时间1-2分钟为佳,建议有便意时先忍3分钟、卫生纸用量1-2张较好。 他表示,香蕉状代表饮食均衡,健康状态良好。若是半膏状软便则代表爱吃肉;硬块状则是不爱喝水或憋著不上厕所;泥状代表体内偏冷、暴饮暴食;圆滚状则是压力过大、生活不规律。 若肠道可能发生问题,王辉明建议可先从饮食习惯做改变,如多吃高纤维食物或保健食品,除可排便顺畅外,也能从肠道内养好菌,远离癌症。1040320
新手爸妈别乱喂 宝宝服药6撇步
2015-03-19 08:48:44 联合报 记者陈雨鑫/台北报导 关键字: 副作用 ‧ 婴幼儿 ‧ 癫痫 ‧ 果糖 台大药剂部副主任林淑文以液体制剂的量具、切药器及药品等样品,示范正确用药。 记者赵文彬/摄影 分享 新手爸妈当心,帮孩子喂药千万要注意,由于婴幼儿肝肾代谢及肾脏功能与成人相比较差,用药风险相对高,台大医院药剂部副主任林淑文表示,有位妈妈没看好药袋说明,把原本要分7天服用的糖浆,一次让小孩喝下去,幸未造成危害,若服用剂量重且副作用大的药,恐有生命危险。 婴幼儿用药问题屡见不鲜,根据医改会在2007年的调查资料,有62%的家长,担心孩子吃药会有药量过重或是不足的问题,55%的家长会反映不知道孩子的药有没有副作用。 林淑文表示,曾有位家长拿了孩子癫痫用药,药袋上明明就写上需要1.5cc的药量,但家长却量成150毫克,实际给予孩子的药量,换算起来仅让孩子吃了0.15cc的量,用量相差十倍,造成孩子癫痫的问题一直没办法控制。 食品药物管理署提出「五不五要」,拿到药袋一定要先核对资讯,免得领错、一定要正确使用给药技巧、要注意儿童药品不良反应、要记录儿童过敏药品、有疑虑要咨询药师,而且不要自行购药给孩子吃、不要自行停药、不要任意放置药品、不要用过去没吃完的药、不要把药跟果汁、牛奶一起吃。 ● 喂婴儿服药撇步: 1.孩子哭闹别强灌,避免噎到或讨厌吃药 2.说明药物效果,以鼓励方式诱导服用 3.不愿服药时,可手沾药粉涂口腔、舌 4.较苦的药水可加果糖,避开苦味 5.药不能配果汁、葡萄柚汁、汽水服用 6.服药不顺时,一定要致电询问药师 资料来源/台安医院妇幼卫教组护理师陈玉梅;制表/陈雨鑫 ◎ 随时掌握第一手健康讯息,快加入【元气网粉丝团】
喝杯热饮暖身 远离便祕纠缠
排便不顺时喝一杯热茶或其他热饮,可以促进肠道蠕动,解决便祕困扰!【华人健康网记者林芷扬/台北报导】「我已经快一星期没上厕所了」,许多人因为蔬果摄取不足,加上生活压力大,常有便祕的困扰。有的人会选择服用泻药,仍然很难缓解。根据国外研究发现,其实,要解决便祕问题,有更轻松又健康的方法,只要喝一杯热茶或热咖啡,有助刺激消化系统,能使「便意」马上来! 你是否曾经坐在马桶上一段时间,却怎么也无法顺利排便?此时懊悔平日没有摄取充足的蔬果已经来不及,你需要的是更快速有效的解决妙方。 喝热饮 可缓解便祕症状 根据英国《每日邮报》(Daily Mail)报导,一项来自美国康乃尔大学威尔医学院(Weill Medical College of Cornell University)的肠胃学专家斯诺尔‧萨斯曼医师(Dr Felice Schnoll-Sussman)的研究指出,热饮可以促进血管扩张、刺激肠胃蠕动,进而帮助排便更顺畅;出现便祕症状时,喝一杯热茶、热咖啡,甚至只是一杯热开水,都可以有效缓解。 斯诺尔‧萨斯曼医师表示,热饮就像是一种血管扩张剂,喝下肚之后会使消化系统的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和肠胃活动。无论是哪一种热饮,喝完之后别忘了就去蹲马桶,这两个动作会帮助刺激肠胃蠕动,诱发「便意」。 喝一杯热饮只是便祕发生时的救急方法之一。国内营养师王子南指出,热饮虽然对帮助排便有部分效果,但还是必须慎选饮料种类,其中热牛奶含有乳糖,具有清泻效果;而含有咖啡因的茶与咖啡会导致胃酸分泌,进而达到排空效果,对排便有一定的帮助。不过,王子南也提醒,含咖啡因的饮料对肠胃刺激性也较大,患有胃溃疡等肠胃道疾病的民众,不适合以茶或咖啡来缓解便祕。 如要彻底远离便祕,还是必须多方配合良好的生活习惯。斯诺尔‧萨斯曼医师建议,除了摄取充足的蔬果,平时还需要多运动,而慢跑、爬楼梯、开合跳,以及伸展运动等,都可以达到刺激肠道的效果,有助排便。 预防便祕 配合按摩效果更佳 热饮之外,按摩也是一个好方法。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东西医学中心(UCLA Centre for East-West Medicine)教授艾伯特(Ryan Abbott)所做的研究指出,针对会阴和生殖器之间的区域按摩,可帮助肌肉放松,并且刺激负责肠道蠕动的神经,缓解便祕。研究员建议,除了多摄取纤维、多喝水、多运动,还可以搭配按摩,达到更佳的排便效果。 营养师王子南提醒,造成便祕的原因很多,轻者如压力大、水喝得太少;但是重者也有可能是肠道功能异常,甚至肠道堵塞,应该先找出便祕的原因,再对症下药。建议,预防便祕还是以摄取充足的蔬果和水份为主,民众可以「每公斤30c.c.」的比例计算,就知道依据自己的体重,每天应该要喝多少水,才算是足够。 事实上,大部分便祕的病人都可以借着在食物中增加高纤食品及水分之摄取,而得到有效之治疗,医师也会建议改变生活习惯。因此,民众在繁忙的生活中,还是要尽量注意均衡饮食、增加高纤食物、正常作息、多运动、保持良好心情,让便祕不再找上门。 更多健康新闻: 吃桃子助排便!高膳纤促蠕动防便祕 畅通肠胃不便祕 喝苹果香蕉汁 ※更多精彩报导,详见《华人健康网》。
雾濛濛 大医院肺疾病床爆满
(中央社记者陈清芳台北17日电)这2天北部雾濛濛,气管敏感和慢性肺病患者最有感,台北荣总呼吸治疗科主任江启辉说,病床已满,非要出门的不可的病人出门前先吸药,戴N95口罩自保。 环保署空保处今天指出,监测数据显示,北部地区二氧化硫浓度并没有比平常高,造成能见度不佳的主因在于大气条件扩散不佳,污染物不易吹散,空污成分除了PM2.5、少量二氧化硫外,还有汽机车排放的氮氧化物、海盐、水气等。 身为台湾气喘学会、台湾慢性阻塞性肺病学会两会理事长的江启辉说,最近天气变化及空污笼罩,让胸腔内科呼吸照护病床满床,部分病人气喘发作、咳不出痰却咳血,直接进了医院急诊室,要「借床」住进其他科的病床。 江启辉说,雾霾来袭,一般人顶多鼻子和喉咙发痒,会想咳嗽,气喘和慢性肺炎的患者气管比较敏感,比较无法透过气管纤毛运动排除污染物,很容易气管收缩喘不过气来,慢性肺疾患者咳不出来的痰液卡在气管里,成了病菌的温床,酿成肺炎,吸不到足够的氧气更会引发心血管疾病。 江启辉表示,他都建议患者在这种天气别出门,非要出门的话,出门前预先吸入类固醇、支气管扩张剂,出门时配挂N95口罩才能过滤PM2.5悬浮微粒,口罩务必要密合脸部,不要漏风。 台湾春天常有中国大陆沙尘来袭,心肺疾病患者不出门,但室内密闭空间的空气品质也不好,江启辉提醒患者检查空气清净机是否能有效过滤微细空污物质,定期更换滤网,以免吸到室内废气。1040317